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 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
(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 六.新兴产业区
大致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 七.工业业内结构的演变过程:
a 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的中心发展,即所谓的“重工业化”。 b 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变,即所谓的“高加工度化”。
c 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进一步表现出“技术集约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将日益体现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八.影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指的是某一地区商品和劳务的增长。一般来说,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
基本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技术、结构变化和制度安排等。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首先影响区域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对区域的产出结构也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自然条件作为环境因素,也见解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来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妨碍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
(2)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劳动力数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素质与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几个方面考虑。
劳动力数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其次,劳动力数量影响要素投入的结构,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为了充分发挥劳动力数量多的优势,一般采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资金的约束。
劳动力行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劳动者对闲暇时间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择业观念与道德习惯两方面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会加强劳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加入劳动力投入数量不变,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中实际劳动投入增加,经济就会在节约资本和更多地利用劳动力的情况下获得增长。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使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利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资本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一般来说,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资本总是一种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本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特殊的作用。
(4)技术变化
技术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第二,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第三,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第四,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
构的变化。
(5)结构变化
结构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是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而资本收益的增加,意味着资本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出,所以产业结构变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就业结构变动,从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就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的变化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化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更有效地组织资源,更合理地利用资源以及更能适用市场经济发展地需要,来促进区域经济地增长。
(6)制度安排
制度对其经济增长地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府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各区域地经济增长; 第二, 制度创新能力地差异,影响区域地经济增长。 九.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可以从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 不完全流动性四个方面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我们可以用生产要素的完全的或部分的不流动性来概括资源分布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所以区际之间可以组织分工和某些部门的专业化生产,这也是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原因之一。如果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能够完全地自由流动,则会导致要素价格、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趋于均衡,也不存在区域之分。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可以从几方面解释,一是有些要素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二是有些流动性很强的要素,由于政策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流动。第三,不同民族、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风俗、宗教信仰也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总之,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一国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得到空间上的均衡分布,这就成了区域分异的客观物资基础。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经济活动具有不完全可分性,这是因为:首先,从产品的生产工序方面考虑,
许多生产过程,可根据操作技术的不同划分若干个生产工序,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这种不同的生产工序不可能在空间截然划分开来并在不同的地点组织生产;第二,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第三,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地点,可以实现聚集经济;第四,企业之间的以提供商品或服务为主的相互联系不稳定或这种稳定需要特殊中介的,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为了节约这种联系成本,最好使相互接近。
总之,产品生产过程空间分割的非经济性(尤其是上游阶段的产品)、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联系成本的节约,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尽可能聚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以成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显然,这种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不能够从资源禀赋的差异来说明的。
(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创新能力具有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创新能力强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弱或无创新能力的地区,发展速度缓慢。由于创新能力的这种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一旦形成创新中心,将不会被轻易消失,除非社会变迁或政治上的原因,或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把这些具有很高人力资本的人员迁移到新的地点。创新中心的创新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连续的过程使创新中心成为创新活动的领导者,这种结果,使不同区域之间将存在巨大的创新能力差别,而这种差别又影响区域间发展速度的差异,这种发展速度的差异是区域分异的主要条件。
(4)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因空间距离而多付的成本就是空间成本.因空间阻隔而产生的运输成本和空间成本限制了自然天赋优势的发挥程度,经济活动不可能随资源要素的附存状况,均匀分布或随即地散布,而集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总之,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就构成了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也症因为这种客观基础条件,我们平时可以看出区际间不同的经济景关,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十.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你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应采取的哪些措施
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包含以下内容: 1、配第-克拉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