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3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这反映出二者都主张

A.复兴周王朝 B.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C.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D.严格社会等级,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开办了一所学校,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化与学术中心,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

A.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B.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3.《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提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宋代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这体现出几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A.反对征收赋税 B.体现民本思想 C.发展社会生产 D.重视强国富国 4.韩非子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这体现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是

A.实行严刑峻法 B.加强君主集权 C.进行变法图强 D.实行郡县制 5.《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

- 1 -

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其中体现了作者主张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7.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些不同的历史叙述反映出

李贽形象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 形象特点 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 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 局限性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 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岛田虔次(1917—2000) 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 侯外庐(1903—1987) 评论者(生卒年代) 黄宗羲(1610—1695) 方以智(1611—1671) A.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8.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 2 -

9.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四章“商功”(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均输”(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等。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 B.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 C.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实际需要

10.下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这主要反映了

汉字 王 而参通之者,王也。” “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父 一种武器。故用“父来表示手持石斧,具有成权救导子女的父家长”。 “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 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夫 头插发簪,乃权利之象也。 族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口从矢。“口”为旗帜,夫为箭。 解释 “王,天下所归王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11.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12.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1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展现了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度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