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

《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最新)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

(整理人:汇文实验初中西校区 夏军 )

《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文题的意思是: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fú ) 淫慢( yín ) 励精( lì ) ...险躁( zào ) 遂成( suì ) 穷庐( lú )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2.静以修身(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 .3.非淡泊无以明志(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 ..

4.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 ....5.非志无以成学( 立志 )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治:修养 ) ..7.非学无以广才( 使……广博,增长 ) .

8.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 ...9.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10.意与日去 ( 消失 ) .11.将复何及( 又 ) .

12.诫子书( 诫:告诫、劝勉;书: 书信 )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2)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

1

(3)以

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④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2.非 淡 泊/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3.非 学/无 以 广 才,非 志/无 以 成 学。 4.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则 不 能/治 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 2

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答: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成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1、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2、学习,“才须学也”;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5.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6.积累成语、名句:

成语: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 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狼》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3

2.《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3.《狼》体裁:短篇小说。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读准字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蔽(shàn bì)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隧(suì) 尻(kāo) 寐(mai) 积薪(xīn) 奔倚(yǐ)) 顷刻(qǐng) 三、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每句停1处)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 2.一狼仍从.

(跟从)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 旧、原来 ) 4.屠大窘.( 困窘,处境危急 ) 5.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6.场主积薪.其中( 柴草 ) 7.苫.

蔽成丘(覆盖、遮蔽) 8.弛.担持刀( 放松,这里指卸下 ) 9.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 10.一狼径去.

( 离开 ) 11.目似瞑.,意暇..甚( 闭上眼睛 )( 神情 )(从容、悠闲)12.屠暴.起( 突然 ) 13.又数刀毙.

之( 杀死 ) 14.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 从柴草堆中打洞 弛(chí) 暇(xiá) 少时(shǎo) 变诈(zhà) 4

)15.乃.悟前狼假寐.( 副词,才 )( 睡觉 ) 16.盖.以诱敌( 原来是 ) 17.狼亦黠.

矣( 狡猾 )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巧变诡诈 ) 五、字词分类归纳: 1.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止”通“只”,意思是只 ) 2. 一词多义: ①之:

亦毙之 (代词,指狼) 复投之 (代词,指骨头)

又数刀毙之/亦毙之 (代词,指狼)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久之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不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②以:

投以骨 (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连词,来,用来) ③止:

止有剩骨(“止”通“只”)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④乃:

屠乃奔倚其下(副词,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副词,才) ⑤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 狼不敢前 (动词,前进) ⑥意:

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意图、打算)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