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销商的指导培训,在市场一线与经销商并肩作战,参与经销商的经营管理,直接把控终端的同时完善健全营销网络,主动承担起信息反馈、督导执行等职能。最大限度地缩短销售渠道,避免多层次的销售网络导致渠道利润被进一步瓜分。

让经销商富起来,让有实力的经销商参与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凭借优质经销商的参与,迅速抢占优质通路,科学策划战区布局,迅速打开商品通路。

8、产品的市场分析:

顾客类型:

中高端消费群体,较高的健康价值尤其受中老年顾客的青睐。

顾客分布的地方:

全国。

顾客接受产品的障碍:

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

顾客购买标准是什么:

质量、绿色、传统、健康

第4章 项目地点的选址

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神池境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且多风,夏季温和无酷暑,秋季凉爽多连雨。年平均气温4.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3℃,七月最热,平均19℃,年平均降水量为481.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6.7小时,无霜期平均110天。境内常年多刮偏西风,年平均风速4.1米/秒。

全县现有耕地65.7多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莜麦、山药、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以油料为主,是山西省油料生产基地,油料总产多年名列全省榜首。县境南沿的管涔山北麓拥有天然林地5万多亩,是全县的主要用材林基地。此外,全县已造林数十万亩,使林地面积达到62万亩,零星植树达到100多万株,成为忻州地区的“林业生产先进县”。

神池县全境有宜农地75万余亩,宜林地35.3万余亩,宜牧地区性17.1万余亩。南部山区植被以森林覆盖为主。主要树种有落叶松、云杉和桦树。山麓灌木丛生。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遍布境内。

以上情况表明,在神池的经济发展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就其农业生产现状而言,要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关键在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应大力发展养殖业。而养殖业发展中,应突出发展有着本地特色的野猪、野鸡、野兔等动物生产。

2、场址选择:

神池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废弃工厂2座,可作为肉产品加工工厂。 废弃房舍等可作为饲养基地。 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5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响应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五”期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和农村 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在全国各地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加快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围绕农业的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增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为规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饲养、消毒、用药、防疫、诊疗、废物处理和组织管理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选址条件

1、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

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

3、项目规模:

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规模。养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家禽养殖场:年存栏蛋鸡50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家兔养殖场:饲养家兔1000只以上。

(二)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入驻农户数量、养殖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川塬区在10亩以上,山区在5亩以上。以入驻农户计算,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户。以养殖数量计算,各畜种最低饲养规模为:养狍小区:饲养基础母猪100-200头,或年育肥出栏瘦肉型狍子 300—500头。养鸡小区:饲养蛋鸡5000—10000只。

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

养殖 配种 宰杀 包装 成品 出售 育种 制作标本 深加工

5、工程建设规划(土建工程和附属工程):

(一)选址条件:

1、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3000米以上。 (二)规划布局:

1、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养殖场、养殖小区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运动场、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建设药浴池。兽医室、畜禽圈舍、饲草料库房、青贮窖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公共卫生设施:

1、养殖场、养殖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4、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置设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焚尸炉。

6、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四)畜禽圈舍建设:

1、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

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

2、畜禽圈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不同畜种、不同生产用途、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

3、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少于7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3米。

6、项目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

2009年3月开始着手项目实施,包括前期选址、注册、办理相关手续、种猪诱捕或引进、饲料源建设、招纳员工等。

2009年4—5月份正式开始养殖场的建设工作,先期以破旧房屋为主以节省成本。 2009年6月—2010年1月份为主要养殖阶段并开始联系销售渠道。 2010年2月开始投入市场,一个月之内占领预期制定的高端市场。

2010年内完成对本地市场的绝对占有同时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养殖数目达到10000头。 之后三年内打入对北方地区的市场并取得绝对占有率。 十年内完成对全国市场30%的占有率。 二十年打造也为肉制品帝国。 实施进度: 处于筹备阶段。

7、项目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