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逐步均等、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不断巩固和完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既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又充分发挥了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一、流动人口特点及均等化服务的重点内容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正值年富力强和生育旺盛期,流动性大,多数居住和工作条件差,对避孕节育、妇儿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健康服务需求较高。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实施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需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为辖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二是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引导流动人口更好地接受服务;三是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6岁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对入托入学流动儿童严格查验预防接种证;四是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对建筑工地、商贸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切实落实流动人口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免费救治政策;五是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为流动孕产妇和儿

童建立保健管理档案;六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二、信陵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共有流动人口5044人,其中流入人口1198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1296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304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信陵镇成立了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 “政府领导、卫计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镇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合同管理、联系通报、一岗双责等制度。

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信陵镇党委、政府按照“共聚一地、共建家园、共保平安、共创繁荣”的指导思想,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实行责任合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为实现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到位率达到85%的目标,党政领导对所联系的社区、村委会实行“一岗双责”,社区、村委会一把手对本社区、村委会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负总责。

三是摸清底数,综合治理。准确掌握目标人群,建立流动人口月报机制,信陵镇依托村(社区)和属地管理单位,建立

流动人口登记册,及时掌握人口信息,真正做到 “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让管理不留漏洞、服务不留死角。实行多部门协作和综合管理服务,全镇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来。

四是注重宣传,强化服务。通过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组织宣传车,办宣传专栏,开展社区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进行卫生计生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镇卫计办联合信陵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真正享受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关爱”四同服务。 (三)工作成效

2016年,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为流入6个月以上的人员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1019份;二是对流入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覆盖1019人;三是为流入3个月以上儿童预防接种150人;四是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五是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六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全年免费生殖健康检查296人,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率85%以上;七是定期开展专项清理清查,今年共开展2次流动人口专项清理。32个村(社区)和104个属地管理单位分别组织专班入户调查、登记、验证,按照社区(村)不漏组(单位),组、(单位)不漏房,房

不漏人的要求清理清查流动人口,建立信息台帐。 三、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难。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目标人群与实际常住流入人口有差距,今年虽然开展多次专项清理清查,但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从业行为的随意性及居住环境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给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带来困难;同时流动人口的入户调查,存在着门难进、人难见、话难谈的现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员由于入户宣传常吃“闭门羹”,存在着畏难情绪,工作难以深入;对于流动人口是否持有《婚育证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制约措施,尚未真正把住关口,大多数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地前未主动到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婚育证明》。

二是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薄弱。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普遍比较年轻,整体上比较健康,认为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对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不配合。

三是齐抓共管未能到位。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涉及户籍地、居住地、用工单位、房东等多方主体和卫计、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关系复杂,需要部门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虽然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行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综合服务的工作机制,但部分干部和本地市民对“均等化”工作认识不够,不理解,同时对协同部门没有有效责任追究手段,实施工作中尚未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服务的良好格局。

四、推进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搭建服务平台。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二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可以缩小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从而化解、缓解、消除一些社会矛盾,体现公平正义;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市民一样的均等化服务项目和内容,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不仅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意义重大,对推进整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卫计、统计、公安、人社等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新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的预警监测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同时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整合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

(三)抓好综合服务,落实齐抓共管。加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与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和制度协调,进一步完善均等化服务相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