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 疾病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 罹患率(attack rate)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 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 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 发病时间 在观察期内。

? 观察时间 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 暴露人口数 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 新发病例数 分子是一定期间的新发病例,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

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腹泻,流感等。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 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 ×100 同期暴露人口数

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

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K 该时点人口数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期间患病率=-------------------------------------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word格式整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患病率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影响升高的因素: ①病程延长,

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 ⑦诊断水平提高, ⑧报告率提高。

影响降低的因素: ①病程缩短, ②病死率高,

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④健康者迁入, ⑤病例迁出, ⑥治愈率提高

? 感染率(infection rate):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

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感染率= ----------------------×100% 调查时受检人数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特别是对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有用。如乙型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寄生虫等。

?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

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 ----------------------------------×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多指在一个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续发病例。也称二代病例。 计算时,须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对那些在同一家庭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长于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原发病例。 续发率可以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用于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包括不同条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家庭中儿童数、家庭人口数、经济条件等)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如对免疫接种、隔离、消毒等措施的评价)。

? 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 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

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是指通过调查询问或健康调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病残人数

病残率= ----------------------×K

word格式整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调查人数

( 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病残率可以说明病残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是作为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

? 疾病死亡频率测量指标: ?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 病死率(fatality rate)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是某人群在一定期间(一般为一年)的死亡人数与该人

群同期人口数之比。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粗死亡率= --------------------------------×K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 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最常用的指标。

? 病死率(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例。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100% 同期确认的某病病例数

病死率表示某病确诊后发生死亡的概率,它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影响。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

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生存率= ----------------------------×100% 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生存率反应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也是考核治疗措施效果的指标。

? 率和比

①率(rate):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些事件发生的频率。一个率由分子(发生数)、分母(可能发生的总数)、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和乘数组成。大多数率是构成比。

②比(ratio):是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表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比例(proportion):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与分母之中。常用 P= a/a+b表示。有两类,一、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

word格式整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