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进口许可与管理 【发文字号】市政发[2009]42号 【发布部门】西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4.15 【实施日期】2009.04.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2017)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市政发〔2009〕4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推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是西安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未 1 / 4

来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西

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市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全市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及重点

(一)突出产业招商。全方位开放我市投资领域,围绕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渭北产业集聚区、国际港务区、皇城发展区、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汽车、新材料(含现代化工)、电子信息、生物、旅游、文化、物流、房地产等十大产业。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以上产业体系,制定鼓励投资政策,突出产业链招商,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

(二)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按照西安的城市定位和“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建立全市招商项目库,强化日常动态监管。同时,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对项目进行专业策划包装。

(三)明确重点招商区域。利用外资方面,继续面向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港澳台五大板块加大招商力度,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内资方面,继续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经济合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密切与央属企业的联系,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安。同时加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陇海兰新经济带”、黄河中上游城市间的合作,加快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积极加强与省内各城市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作纵深发展。

(四)加大对各类园区的扶持和业务指导。编制《西安市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导向目录》,进一步明确“四区两基地”、国际港务区和出口加工区及区县工业园区的投资重 2 / 4

点、功能和产业布局,形成特色产业招商新格局。指导和帮助园区积极尝试专业招商、

委托招商、网上招商、文化招商、旅游招商等新方式。

(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整合我市已有开发区的产业聚集优势,引导产业链整体转移,并吸引上下游产业入驻,以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把西安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对以产业链形式转移的,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区县各级领导重大项目联系制度、与投资商对话制度等。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流转机制和监督落实机制。 (七)进一步搭建国际化招商引资平台。加大我市驻日本、香港等代表机构招商中介工作力度,同时,在北美、欧盟、新加坡、日韩和港澳台地区建立中介和代理招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台办、侨办、贸促会、我市驻外地办事处、民间商会等机构的作用,拓宽招商信息渠道;切实办好西洽会、欧亚经济论坛、西部文博会,逐步形成区域性对外招商新优势;以筹办通信产业论坛、通航大会等专业性会议为契机,打造中国通信产业、航空产业自主创新基地;引进全球业界知名大会,举办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大会,打造有影响力的全球服务外包招商引资平台。

(八)积极探索引进总部经济。充分发挥我市各开发区的载体作用,聚集国内外著名企业、中介服务等总部机构,建立中央商务区,打造现代服务平台。吸引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智能型总部。 (九)大力发展商品贸易。以我市五大主导产业为基础,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争引进、培育一批出口超亿美元的龙头企业,对年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和服务并加大奖励力度。

(十)积极培育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扶持骨干商品出口,培育和开发名牌产品出口,形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

(十一)按照重点突破、多元发展、全方位开拓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出口市场布局。 3 /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