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语音导览讲解词

接下来,就请走进下一个展厅,《甲骨纪事》,了解一下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 第二单元 甲骨纪事

( 19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并且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

最早的甲骨文出现于商代早期和中期,最早的甲骨文出土于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早期遗址中,这就是其中的一块卜骨。这块牛肱骨上面只有一个字,为古体的“有”字,在后来的殷墟小屯的甲骨文中常见此字,但没有流传下来。 (20商代早期已经出现甲骨,但目前99%以上的甲骨文属于商代晚期。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最集中的出土地。殷墟是商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12位国王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留下了丰富的甲骨遗存。在殷墟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3万片刻辞甲骨。

21人几乎每天都要在龟甲上进行占卜。首先,在龟甲的背面凿出长槽并钻出圆孔,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入钻孔中灼烧,让骨片受热产生裂纹,商王根据裂纹的走向判断事情的吉凶。事过之后,商人有时候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刻在骨片上,这样就形成我们看到的甲骨文。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四个部分: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

22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商王讨伐方国的记载,又有关于农业、田猎、天象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生活,提过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3来,请大家看这幅大型的图画。这幅画包含了很多含义。大家看,高亮的地方是突出的三片甲骨,甲骨的背景却是生动的壁画。先来看左边:这片甲骨中有“日”、“月”二字,这是商代人对天象的描述。其背景是取材自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帛画图案,里面三只脚的乌鸦,叫做金乌,在汉代代表了太阳。右边是一只住在月亮里蟾蜍,汉代代表月亮,这个场景说明了商代到汉代天象知识在传承着。再来看中间的甲骨片。这片甲骨记录了商王在打猎时追逐一只犀牛的场景。这是甲骨文“车”字。这片甲骨的背景是汉代的围猎图,说明汉代的狩猎早已有传统。第三片甲骨是有关于农业的记载,这个字是“协”字,是殷商时期众人耕田的描述。背景画的是汉代的农耕,这是农业文化的延续。

24多人误以为甲骨文是殷商时期所仅有的,其实不然,在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歧山凤雏村意外的发现了27000片先周至西周早期的甲骨文,其中带字的就有200多片。它和殷墟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但也独具特点。西周大多数文字刻写精细,字体普遍细小,甚至用肉眼都看不到。被有些学者称为是中国最早的微雕。

25骨文已经是成熟的字体,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六种造字规则,但最常用的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种。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象形独体字,这是一个侧面直立的“人”,它是最基本的一个象形文字。“首”、“心”、“口”就像是商代人在铜镜里看到自己的身体部位一样,非常形象。

我们接下来看到的是会意字。所谓“会意”,是指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思。这是甲骨文“毓”字,上面是女人的“女”字,下面是儿子的“子”字,表示生育的意思。卿是两个跪坐的人,中间是商朝盛食物的容器,里面盛满了食物。

指事字的是利用本有的象形符号加些简单的指事符号实现表意功能的一些字。

26们看这个“下”字的,下面的短横用来指事方位,“上”字就是短横在上用来指上面。

形声字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一出现,就凭借着既表意又标声的优势成为汉字的主体。“洹”字三点水是形旁,“亘”字是声旁。在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合文,这是“五百”,这是“十朋”、“上甲”,“延雨”表示连绵不断的下雨。

假借和转注也可以理解成“用字”而非造字。 27们来看特殊字符,它们出现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表示一些族名和族徽。形式多样,很有特色。我们看外面是亚字,里面是官职名字或者是族徽、族长的名字。

通过这一展厅的文字之旅,了解了甲骨文。接下来,请您到下面展厅认识金文。

第三单元 钟鼎千秋

28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称谓不同,但并不是另一种文字,只是因为铸刻在青铜器上,才称为金文。金文大约是从商朝开始的,直到战国时期,共有1200多年的历史。您现在看到是司母辛鼎,它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在这件鼎的内壁上铸刻有铭文“司母辛”。“辛”是妇好的庙号。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位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女将军。在甲骨文中多次记载妇好率兵出征,最多一次率兵达一万三千多人。这是商代用兵最多的一场战争。此鼎的口部成长方形,长边长64cm,宽边长48cm,短沿方唇,两耳立于短边口沿上,腹壁是比较直的,而壁的下部则是略向内收,底部为平的。在底部的下端还有四条圆柱形的足,足高为31cm,成透底空心足,足孔深为28cm。在鼎外壁的四角各有一条扉棱,与四足上端外侧的扉棱呈一条直线,口下四面及四转角各饰一兽面纹,以扉棱作鼻梁,兽口向下,眉目清晰,体较长,尾上翘,尾尖下卷,短足内屈,有爪。雷纹衬地。腹左、右侧和下侧分别饰以排列规整的乳钉纹三排,乳钉浮出器面。四足上端都饰兽面纹,兽口向下,目字形眼,细眉巨角,纹样浮出,极为醒目。

29在看到的是亚长钺,这件铜器的整体造型和当时“王”字写法很接近。有的学者主张汉字中的“王”字最早的内涵就是手拿着钺的人,象征着掌握着王权。在铜器的上端有个“亚”字,“亚”是商代官职的名称,象征着地位级别。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它铸造于商代晚期,是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鼎。大鼎通高1.33米,长1.1米,重875公斤,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个字。“司母戊”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后母戊”。后是崇高伟大的意思,“戊”是器物主人的庙号。专家认为此鼎可能是商王祖庚祭祀

自己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我们可以看到此鼎龙纹盘绕,鼎身附有夔龙纹,鼎足饰有兽面纹,鼎耳饰有虎食人头图案。我们可以从鼎的规模推想3200余年前商代铸铜工艺的水平。鼎,最早是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变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30圆鼎内侧有两个铭文。第一个字是一个族徽。第二个字是自己的“己”字。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普遍很少。当时的贵族常常把自己名字或家族的族徽铸造在上面。这件青铜器纹饰精美,正面是殷商时期常见的兽面纹。

31现在看到的这一组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墓葬中。在这组青铜器内有同一铭文“爰”字。墓葬中青铜器的精美程度、数量都可以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于身份。这一组青铜器中有烹煮食物时用的鼎,盛酒时所用的罍,喝酒使用的觚爵等,配套齐全,可以想象墓主人生前是有一定地位的。墓葬中青铜器的精美程度、数量都可以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于身份。

32现在看到的是作册兄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高22.1厘米,口径15.7厘米,腹径16厘米 。銘文为“乍册兄”三个字。在当时“乍册”多为史官。其中第二个铭文“册”字像使用绳子穿起的竹简。最后一个字“兄”,可能是这个史官的名字。这件铜器的造型非常奇特,从整体看,如三个象首相连,它的足如同象鼻。它的上下以连珠纹装饰,腹部装饰着三组兽面纹。

33金文穿过商代的岁月长河,到了西周时期,其字的形体略承商代金文之风,

这八件文物是我馆的镇馆之宝。2009年3月5日,国家文物局捐赠我馆8件珍贵西周青铜器,是我馆首批文物。这八件青铜器分别为酃、簋、盨、鬲和壶。都出自于今天陕西宝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是件善夫吉父鬲,“善夫”在西周时期的官名,相当于今天的“炊事长”,负责饮食。吉是作器者名,而父代表是一种敬称。这组器物很有来历。它们最先被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程潜收藏,解放后,国家文物局收藏了这套文物。

现在看到的是太师虘簋。“太师”是官职的名称,“虘”是人名,这件器物的盖子上有铭文7行70个字。记载了太师虘受到封赏的年、月、干支日。在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一万余件,但是像这样完整记录年月日的仅有30余件,所以这件青铜器铭文非常珍贵。

34在周代众多精美青铜中,有这样一件重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件青铜器叫做逨盘。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逨盘于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该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7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这件器物重要之处在于它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西周时期有一个权势显赫的“单氏”家族,其政治地位仅次于周

公和召公。该盘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从皇高祖单公到逨8代人的历史,他们在辅佐周王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铭文在记述单氏家族历史的同时,自然也列出了相对应的西周从文王到宣王12位王的王名,从而成为铜器铭文中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谱。虽然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对周王世系谱作了记载,但司马迁的这一记述一直没有考古学材料加以证实,难免让人将信将疑。来盘铭文则第一次从出土文物的角度证明了《史记》对周王世系谱的记述是正确的。逨盘铭文记载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逨盘铭文多达372字,是建国以来出土的铭文最长的铜盘。

35平王东迁以后天子势力逐渐衰落,而这时诸侯国的青铜器日益增多,无论是从青铜器的制作上还是金文字体都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名为宋公栾簠。簠是当时盛食物的器具。这件青铜器上有铭文20字。其中第一行是:“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 。“殷”是指殷商,唐是指商代第一位国王成汤。宋公栾即宋景公。这段铭文中,宋公栾自称是商汤的后代。从整段铭文中可以得知,这件簠是宋公栾为其妹勾吴夫人出嫁时陪嫁的的器皿。

36您现在看到的庚儿鼎属于春秋中期之物,1961年12月山西侯马市上马村13号墓出土。据铭文的内容判定它为东周时期徐国之器,其主人为徐王庚作为王子时所作之器。根据铜器命名的惯例,定名为“庚儿鼎”。此鼎外形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请大家注意,徐国之器何以流入晋国呢,学者们研究后认为徐与吴楚关系密切及当时有以“宗器相赂”的史实,认为此鼎当是晋大夫受赂之器。这可是古代贪官受贿的铁证了!

37您现在看到的是吴王光鉴。春秋时期 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 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 。铜鉴内壁有铭文52字,为吴王光嫁女于蔡所作之器。吴也叫句吴、攻吴,姬姓,其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拥有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区域,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吴王光,即吴王阖闾,其女叔姬名寺吁。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吴王光嫁女于蔡,为古代少见的同姓通婚之例,也反映了蔡、吴两国的关系。

38足大鼎是中山王墓出土九鼎的首鼎。中山王鼎,通高51.5厘米、口径42厘米、最大径65.8厘米,重60公斤,铁足铜身,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件铁足大铜鼎。值得一提的是,大鼎于盖钮以下至足部以上的器壁上,刻有铭文77行,每行6字,共469字。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战国时期铜器铭文字数最多的器物。这篇刻铭,刀法娴熟,横竖刚直,圆弧匀畅,刀锋细锐,构字秀丽,粗细、深浅均匀,是工匠高超技艺和锐利金属工具相结合的产物。其文字内容是研究战国时期,特别是研究中山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文字本身则又是研究古文字的新的实物资料。铭文语言与当时中原诸侯国、特别是三晋语言基本相同,有的从先秦典籍中还能查到类似的语句。

铭文的大意是说,中山王十四年做鼎,刻铭斥责燕国的国君哙,受其相

帮子之的迷惑,把王位让给子之而遭到国破身亡;颂扬相帮司马,辅佐少君

谦恭忠信,率师征燕,扩大疆土数百里,占领城池数十座;告戒嗣子记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又覆灭吴国的教训,不要忘记周边的敌国时刻威胁着本国的安全。其文字内容记述了王时期攻打燕国的历史,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

39物是陈喜壶。高48.5厘米,口径18.5厘米。陈喜壶属于春秋时代之物。1952年山西省政府文物室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古铜壶一件,后来在山西省博物馆公开陈列后引起学者重视,纷纷撰文考证。学者多认为是春秋齐国陈僖子田乞之器。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铭文与壶身纹饰风格不尽似,铭文可能是镶补所加,双耳亦可能是另铸拼接上去的,后来学者们经过仔细研究,证明该器双耳并非镶补拼接之作,而是采用了分范合铸的方法铸造出来的。不是一次铸造的结果。是货真价实的山西古代铜器,当时山西制作的铜器十分精美,从这件上也可以看出来。 第四单元 物以载文

40字的记录和传承需要有载体,比如甲骨和青铜器。但除此之外,先秦时期的文字载体还有简牍、缣帛、陶器、玉器、石器等。在这一单元之中,我们将通过多样性的文字载体,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简牍指的是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版,简牍在纸张发明之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文化的主要工具。

您现在看到的竹简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竹简。时隔千年,这些竹简的文字清晰可辨,这些丰富的墨书真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字隶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字发展史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文字异形,这使得学者辨认春秋战国的古文工作也非常艰辛。春秋战国的竹简上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著作、器物清单、档案等等。

41在您看到的是陶文。陶文是指刻划、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此类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很密切。

我们现在看到是降亭陶釜,属于战国时期三晋文物。陶釜是古代的一种锅,降亭指的是地名。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42和印是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传用。这一时期的玺印的质地常见的以铜为主、其次是玉。另外也有银、玛瑙等,甚至石器、陶器。玺印按照印文内容可以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和图像印。具有凭信作用的印章被普遍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以前的古玺实例不多,今天所说的“古玺”,绝大多数属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印章大都称“玺”,一般写成“鉨”字,秦朝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印章才能称为“玺”,其余的称“印”。战国玺印没有固定的形制,印面一般多为正方形,其次是长方形、条形,圆形等,,但未发现先秦的金质古玺。 楚国印玺多阳文,不论方印、圆印,印面有边框,少数有界格。战国时的私人印章一般较小,边长在1、5厘米左右,用于私人间的往来凭信。

燕国官玺在形制上颇具特色。玺面呈长条形,有细长的柄,自名为“鍴(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