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复习题5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

2、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3、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美是生活”。 5.感知

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6.自然人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7.共同美

能为不同主体共同欣赏的审美对象,一般称之为共同美。

8“和谐”

和谐也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它既包含了量的差异统一,又包含了质的差异统一,却又超出量和质的差异统一,成为度的关系。

9.审美态度

所谓审美态度,也称审美立场,即审美主体所持的摆脱现实功利欲念的关照、欣赏对象的态度。

10. “流溢说”

这是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鼻祖普罗丁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他认为神或者“太一”是宇宙的一切之源,万事万物之所以美,就在于分享到这种流溢出来的神性或者“太一”。

1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答: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丑的因素,强调恐怖和神秘,是一种矛盾对立状态。而壮美则是一种单纯的雄伟和壮阔,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属于和谐美。

要求在要点的基础上有适当解释。只答要点无解释适当扣分。

12. 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视听感官的美学功能表现在:第一,形式感的确立为审美快感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视听感官正是形式感确立的主要途径。第二,视听感官感知对象世界的整合能力是审美活动达成的又一基础。

13.审美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自由观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动态心理过程。它具有精神性、自由性、动态性的特征。 14.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答:人的美是美的精华,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一切社会美的内容最终都要归结到人身上,人的美最能反映社会美的本质。因为所谓社会实践是人的实践,社会美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来实现的,人的美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就的。要求有论有述,言之成理。

某方面答得较好可酌情加分。

15. 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答:答:1.主观说:美在于主观,美是主观的。否定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2.客观说,主张美是客观的,坚持了唯物论,但忽略了美的相对性。3.“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这种观点把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混淆了起来,把人的意识等同于人的实践。4.“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认为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16、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又称哲学思辨,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从古希腊美学一直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这种方法把审美现象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加以探讨,他从某种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因而也被称为形而上学的方法。

1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由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黑格尔提出来的关于美本质的论断。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与柏拉图不同,黑格尔的理念强调的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在他看来,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18、喜剧: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也可称为喜、喜剧性或滑稽。它不同于作为戏剧形式之一的喜剧,而是泛指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中一切滑稽的因素,也就是一切荒谬背理、显得可笑的现象。 4、审美趣味: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情感倾向,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