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厦门第一中学高三春季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是故笛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 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住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日:“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 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 画①,是何濡滞也?”轲日:“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 予所欲宰!予不得巳也。予三宿而出画,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 反予。夫出画,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日:“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 乐正子②日:“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候,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 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 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 扬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 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 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东汉·庆劭《风俗通义·穷通》) 【注】①画:齐国邑名。 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既通,游于诸侯 游:交游 . B.然且至,则是干禄也 干:求取 . C.君是以不果 果:果敢 . D.圣王不作,诸侯恣行 作:兴起 .
3.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 ) 绝粮于邹、薛 所言皆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
A. B.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真寻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受业于子思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C. D.
尝仕于齐,位至卿 识其不可,然且至
4.把文中家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3分) 译:
(2)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候,天也。(3分) 译:
(3)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3分) 译:
(三)古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2分)
答: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止确的两项是( )( )(5分)
A.袁术听说刘备接受了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大举进攻许吕,袁曹两军对垒于官渡。 曹操兵强粮足,且内部团结,将士片j命;袁军兵弱粮少,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涣散,加上他优柔寡断而多疑,多次坐失良机。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曹操毅然采用许攸的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 (《三国演义》)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贺帖,帖上署有别号“槛外人”,宝玉不知该如何回帖,便去问黛玉。路遇岫烟,得知她与妙玉有交情,便询问回帖之事。岫烟说妙玉认为汉以来只有“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两句是好诗,所以只要自称“槛内人”便可称了妙玉的心,宝玉听后如醍醐灌顶。 (《红楼梦》) C.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白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红楼梦》)
D.等她苏醒过来,只见自己已被巡夜的兵卒紧紧围住,人们正把倒在血泊里的卫队长抬走,教士旱已无影无踪了,房间深处临河的那扇窗户敞开着,人们捡到一件斗篷,猜想这斗篷是军官的。她听到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巫婆刺杀了这位军官。”
弗比斯约爱斯梅拉尔达幽会寻欢:克洛德得知消息后乔装打扮跟踪弗比斯,并潜藏在 他们幽会的房间。当看到弗比斯和爱斯梅拉尔达亲热时,克洛德妒火中烧,从房中蹿山,抽
出匕首,刺进了弗比斯的胸膛。克洛德逃走后,爱斯梅拉达被逮捕。她屈打成招,被法庭判处绞刑。 (《巴黎圣母院》) E.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种特点 使每张脸都自成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她的特点,与 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 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什,两蒙松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 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白己是造成她不 幸的罪人.决定帮助玛丝洛娃。但由于在陪审团讨论时一时疏忽,导致玛丝洛娃被无辜判 罪。 (《复活》)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过程。 (《复活》)
(2)这时,只见他那只干涸。焦灼的眼睛里,滚动着大滴泪珠,然后沿着那张因失望而长时间皱成一团的丑脸,缓缓地流下来。这不幸的人掉眼泪,也许还是他平生第一遭吧。 加西莫多为什么会留下平生的第一滴泪?请简述相关情节。 (《巴黎圣母院》)
第( )题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子路问日:“子见夫子乎?”丈人日:“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 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日:“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日:“不 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 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篇》) (1)下列各项中,对下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山他的态度倨傲,白认 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 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 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 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 却给予严历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