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宋建明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2期
摘要: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工程造价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它将成为主导。本文试就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当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加以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原则现状问题发展
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资源工程造价信息,是反映建筑市场上建筑产品价格活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等的统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信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作用显著。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路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简要做几点探讨。
一、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其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地确获得相应的信息为了达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目的在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标准化原则 要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对有关信息的分类进行统一,对信息流程进行规范,力求做到格式化和标准化,从组织上保证信息生产过程的效率。
2.有效性原则 工程造价信息应针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针对不同管理层提供不同要求和浓缩程度的信息。这一原则是为了保证信息产品对于决策支持的有效性。 3.定量化原则 工程造价信息不应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数据的简单记录,应该是经过信息处理人员的比较与分析。采用定量工具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4.时效性原则 考虑到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过程的时效性,工程造价信息也应该具有相应的时效性,以保证信息产品能够及时服务于决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高效性原则 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尽量缩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的延迟。
二、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的运动变化更快、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承发包者单独、分散地地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加工,不但工作复杂,而且成本很高。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现代工程市场的发展,要求工程造价信息收集渠道同一化,加工、传递、贮存系统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由于工程造价信息收集渠道的同一性所造成的重复工作,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因此,政府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利用自己信息系统的优势,对工程造价提供服务,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主要以国家和地方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
1.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行工程造价体制改革后,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逐渐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国家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全国统一工程项目编码和定期公布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国家也开始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
2.地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价格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造价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地区性造价信息系统,定期发布反映市场价格水平的价格信息和调理指数;依据本地区的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造价信息系统,地区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发布价格信息、政策和规定。同时,通过选择本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固定信息采集点或通过吸收各企业作为基本信息网员,收集本地区的价格信息和实际工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