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浙江专用 苏教版)课时作业:专题二 长亭送别 Word版含解析.doc

长亭送别

一、类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霎时间月缺花飞(古人以“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此处指悲痛分离) ....B.《.[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指曲牌名,“沉醉东风”指此曲的题目) .......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形容旋转舞动姿态) ..D.眼阁着别离泪(“阁着”即含着,“阁”通“搁”) ..解析 B项,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曲牌名。 答案 B

(2)下列语句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B.拂苔痕满砌榆钱

C.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解析 A、B、C三项皆用了比喻。 答案 D

(3)请说出“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一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天南地北”是说从此天各一方,相见无期;“花好月圆”比喻男女美满相聚,这里用“月缺花飞”则写出别离的悲痛。整句话的大意是眼下虽然近在咫尺,但马上就要分别,让人悲痛不已。

( )

(4)本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离别的主题?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动作描写,如“执着饯行杯”;神态描写,如“眼阁着别离泪”;语言描写,如“道得声保重将息”;心理描写,如“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矛盾心理。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注]。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注】 凭栏:靠着栏杆。杨花雪:像雪花一样洁白的杨花。 (1)“凭栏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扣住“杨花雪”这样的关键词可知此句交代了当时的时间及自然环境,并由景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答案 双重意味:一是点明季节为暮春,此时节最容易动人离愁,或许还有暗示别时情景的作用(参看注释);二是点明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且怅惘许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2)曲子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与前数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套散曲为离别之作,所写景象也是离别之景,而作品的结构往往以时间的先后发展为序,但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应结合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有不同回答。

答案 别时景象。“关系”可作多种理解:①顺承,女主人公由望着情人的去路而引起伤神。②倒叙,可看作作者在章法上做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的结构不落俗套,结尾有余韵。③可以看作是前两种意见的融合,因为倒叙也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追忆。

二、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

(《老子》)

【注】 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③载: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 3.上述材料体现老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为(或无为而治)

4.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 【参考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用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政令和手段。

美文欣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