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题库(电气部分)

62、工作负责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A )

63、在保护室、电子间、励磁间等有微机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的地点,不得在距离设备2m以内的范围内使用无线通信工具,如对讲机、移动电话等。( B ) 64、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A )

65、在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或周围为金属导体的作业场所,装设临时照明时应采用24V安全电压。( B )

66、一个工作负责人不应同时执行两张及以上工作票。( A )

67、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时,应加装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 A )

68、接地线采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线,若使用分相式接地线时,应分相进行接地。( B ) 69、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工作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断开(拆除)。(B)

70、预计抢修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应填用工作票;夜间如找不到工作票签发人,可先开工,第二天白班上班时抢修工作仍需继续进行的,应履行工作票手续。(B)

71、高压设备应采用三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方式验电。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不得作为设备无电压的根据。但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该设备上工作。(A)

72、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均应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接地刀闸),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考虑接地线摆动时仍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A)

73、在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或周围为金属导体的作业场所,装设临时照明时应采用24V安全电压。( B )

74、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B ) 75、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运行值班人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应向工作人员交代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A)

76、预计抢修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应填用工作票;夜间如找不到工作票签发人,可先开

工,第二天白班上班时抢修工作仍需继续进行的,应履行工作票手续。( B) 77、多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B) 78、断开一把接地刀闸或拆除一组接地线的单一操作可不填用操作票,但值班负责人必须在值班记录簿内做好详细记录。(B )

79、断开、合上开关、刀闸的操作项目必须填写设备双重名称,其它操作项目可以只写设备编号。( B)

80.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在特殊情况下需在带压和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主管生产的厂长或总工批准。( B )

81.脚手架上禁止乱拉电线。必须安装临时照明线路时,木竹脚手架应加绝缘子,金属脚手架应另设木横担。( A )

82.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内进行焊接。在易燃易爆材料附近进行焊接时,其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米,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安全可靠措施(用围屏或石棉布遮盖)。( B )

83.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汇报值班员,请值班员断开电源。( B ) 84.用汽车运输气瓶时,气瓶应顺车厢纵向放置。( B )

85.可以在运行中清扫、擦试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内,但应开工作票并做好安全措施。( B)

86.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电源侧隔离开关(刀闸)—控制电源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A )

87.没有得到司机的同意,任何人可以登上起重机或起重机的轨道。( B )

88.当移动脚手架时,脚手架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工作人员的脚手架禁止移动。( A )

89.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一、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二、对工作负责人交待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三、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B )

90.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结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时,应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 A )

91.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可以使用皮卷尺进行测量工作。( B ) 92.装有气体的气瓶可以与电线相接触。( B )

93.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是:a.通畅气道;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 B )。

94. 需要变更工作班中的成员时,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需要变更工作负责人时,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上。若扩大工作任务,必须由工作负责人通过工作许可人,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若须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者,必须通过工作票签发人。( B )

95. 搬运伤员时,应使用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前,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B )

五、简答题:

1、操作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A、具有与实际运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或接线图。

B、电气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设备相色等。 2、低压回路停电的一般安全措施?

答;A、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电源断开并取下熔断器(保险),或采取其他可靠的断开措施。

B、工作前应先验电、接地。

C、在电源断路器(开关)或电源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D、根据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在邻近的有电回路、设备加装绝缘隔板或绝缘材料包扎等措施。 3、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

答:工作票制度。 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操作票制度。

4、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 停电。 验电。 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接地刀闸)。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和装设遮栏。

5、工作结束前如遇哪些情况,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答:一、部分检修的设备将投入运行时。

二、值班人员发现检修人员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工作票内所填写的安全措施,制止检修人员工作并将工作票收回时。

三、必须改变检修与运行设备的隔断方式或改变工作条件时。

6、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或直流再启动装置,并不应强送电? 答: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直流线路中可能引起单极接地或极间短路的作业。 不应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及直流再启动装置。

7、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做好哪些一般安全措施?

答: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接片或短接线,短接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 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除永久接地点外严禁回路第二点接地。 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

8、检修工作终结前,设备若需送电试运,应遵守哪些一般规定?

答:应履行设备试运申请手续,工作负责人提出试运理由及要求。 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将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收回,拆除临时遮栏、接地线、安全警示标志牌和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恢复常设遮栏。工作负责人和运行值班人员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送电条件后,由运行值班人员进行送电试运。 试运后尚需继续工作时,应重新布置安全措施,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如试运后需要改变原工作票安全措施范围时,应重新签发新的工作票。

9、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答: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体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伤员时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10、何谓事故抢修?

答:指生产主、辅设备等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要立即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可不填用工作票,但必须经值长同意,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工作。 11、哪些工作应填用应急抢修作业票,并有哪些规定?

答:设备(含输电线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或严重缺陷,有扩大故障范围、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的可能,必须立即进行隔离或处理的工作。应急抢修作业票安全措施由检修负责人提出来,运行值长审查并批准执行。值长应对应急抢修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措施的正确、完备负责,其他人员安全责任与工作票相同,抢修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后,应履行工作票手续。

12、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做哪些工作?

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验明检修

设备确无电压。 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与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13、工作票签发人必须具备基本条件?

答:熟悉设备系统及设备性能。

二、熟悉本规程、检修制度及运行规程的有关部分。 三、掌握人员安全技能水平。 四、了解检修工艺。 五、经专门考试合格。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