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鉴赏、诵读全诗。

教学重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 2、个性化解读诗歌,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到了顶峰,而杜甫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到了顶峰。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天宝年间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为人秉承了圣人之道,讲求“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因此又被成为“诗圣”。其诗作反映现实,立足社会,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有《杜工部诗集》。 生平简介: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

读书和漫游时期,扩大了眼界,结识李白。《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十年困守,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陷贼与为官(任左拾遗)时期(756-759)45-48岁 安史之乱,目睹京城荒凉,朝廷腐败,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春望》 “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安定时光,严武给予他很大帮助,后友人去世,漂泊不定的生活和疾病折磨着他,晚年过得凄惨悲凉。770年冬,死在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享年59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后来,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希

1

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舍来维持生计。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他看到最高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写下了《兵车行》和《前出塞》。而在天宝十四载(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写成的传世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 2、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仅在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和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进攻南诏就丧师十万,朝廷乃大举兵,于是出现官吏到处捕人,连枷送诣军所,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的摧肝裂肺的图景。这首诗就是诗人见到这样的图景写下的。 3.释题——“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要求朗读流利,读音正确。简要地概括诗中所叙何事,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怨愤) 四、分析鉴赏

(一)分析诗歌第一段

1、你就是阅尽人间沧桑的诗人杜甫,这一段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诗中第1段,描绘了一个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悲怆而震撼人心的惨别图。

(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空白,细节,可鼓励学生再造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合理想象。学生可以通过绘行绘声,加深对诗作的细节,对形象的感受。)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号哭声、队伍行军的脚步声、战马嘶叫声、马蹄声、风吹旌旗声、喧闹的混杂不清的人声。)

4.补充问:你听到的最清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最清晰的是交织成一片的哭声、呼叫声,压过车声马声。)(以上是学生可能构想的场景的举例,实际课堂上,学生应有更丰富的想象力。)

5.漫天尘土中,种种声响在你耳畔轰鸣。这些所见所闻,使你有何感受?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师生讨论)(你为这场景所震撼:既有吃惊、紧张,又有沉痛,语速稍快,基调就应该是无限凄凉的。一个“走”字

2

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真是妻离子散

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情感要通过重音、语调、停顿、语速的变化来强调。) 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二)探究诗歌结尾

1、诗歌的结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2、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诗眼:点行频

主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3、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三)研读二、三段,讨论思考:“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 ? 方法提示:结合具体诗句,抓关键字词、修辞的角度、各种感觉、描写方法(如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 长期服役(对比手法) 田地荒芜(夸张手法) 心理创伤(心理活动)

苛捐杂税的威逼(反问手法) 五、名句赏析 (l)“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露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一个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 (2)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