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明朝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

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一、新课导入

教学过程◇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小小放牛郎,一步步地走向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这其中的原因必定有其本身所固有的能力以及天赋,还包括当时的时局。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成就帝业的?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又是如何巩固帝业的? 二、新课讲授 (一)明朝的建立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开始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材料二 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在至正四年(1344年)接连决口,洪涝成灾,元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却又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66页,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学生回答: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2.教师讲解:朱元璋出身贫寒,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寺院里当了和尚。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逐渐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最终统一全国。归纳明朝建立的概况。

学生回答:

朝代 明1368建立者 灭元标志 时间 定都 朱元应天府(南攻占元朝 年 璋 京) 大都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教师讲解:朱元璋亲历过元帝国的灭亡过程,他充分意识到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和皇权集中的重要性。同时,他认为元朝灭亡原因之一,是朝臣的权力过大,君主不能专政;灭亡原因之二,是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使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皇权和中央集权。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告诫子孙:“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材料二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材料三

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第67—68页,归纳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影响。 师生归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