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校长与教师的关系

如何处理校长和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关系

梁仕弘

和谐的校园又是由一个个和谐的班集体组成的,教师则是和谐校园的创造者与实施者,是学校发展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因素。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平台,校长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创新还是借鉴,都要有自己清晰的办学理念。他的思维必须是活跃的,能想常人所不想,思常人所不思,用自己的智慧决策学校的明天。不管学校的经济实力如何,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方向与校长的理想往往是一致的。下面就校长和教师跟学校发展的关系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正确对待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校长和教师是教育大厦的两根重要的支柱,缺一不可,双方只有真诚相对,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合力,共创理想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校长为了办好学校往往会对教师提出一系列理想化的要求,诸如要有先进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明的教学艺术,要具有崇高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等等。而期望值越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会越大。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关系的核心还是要以人为本,学校和教师要形成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合作双赢的关系。校长要具有亲和力,校长有多大的亲和力,教师就会形成多大的凝聚力,对学校的发展就有多大的驱动力。在这一点上校长必须要做到率先垂范,校长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校长的一眼一行就是榜样,校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是管理者、决策者更是服务者,为师生的发

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校长要以师为本,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赏识教师在学校中,如果校园中缺少了教师们生机勃勃的身影,不管这个学校一时的情况如何,将来的前景都是不乐观的。

二、校长的人文管理与教师的成长。

1、坚持树立典型,鼓励为主。人性中都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渴求,那就是被尊重、被赏识,渴望获得“自己就是重要的人”的体验,校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立足与大多数人的观点,要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优点,并把这些优点尽可能的和教师的工作分配结合起来,让教师觉得这个岗位非他莫属,并对他们做出的点滴成效及时肯定,从而激起他们对工作的极度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不能为了一点小的错误或失误,就一味地施压,这种做法只会加剧老师的职业倦怠,无益于老师的心理、精神健康,无益于教育。要注意多给教师辅以表扬和赏识,教师会觉得更有奔头,工作责任心会更强,人们常说好学生的夸出来的,实践也证明,好教师也是夸出来的。

2、要给教师实现成功的条件。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体,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作为人的需要和满足上我们要给予教师实现成功的条件和机会。首先,在硬件上学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好的心情从教施教。例如创建教师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专任教师工作室实验室等。其次,校长要给教师提供诸多的学习机会,让教师有与名师对话的机会,有展示自己风采的空间。校长还要让教师们从管理者那里得到尊重和支持,从学生那里获得职业的成就感,以促

进他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达到健康育人、快乐育人、成功育人的效果。

3、校长要对教师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人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根据人的的个体差异和自身基础的参差,校长不能不能要求全体教师“齐步走”,在管理中搞“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名师,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这是不现实的。对教师的成长要有长期的发展目标,让教师分批分阶段的走向成功。管理者和教师之间要建立起合作双赢的关系,教师成长了、进步了,真正的赢家是学校也是教师本身。

4、营造人文环境,做到不党不私。建设先进的校长文化,营造公平无私,无帮无派的简单的人际关系。校长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师生的共同成长,要将教师的利益、冷暖放在心上,以诚待人、以情感人,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积极向上的大家庭氛围,让教职工视学校为自己的“家”,视自己为“大家庭”的一员,才能使教职工具有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职工对学校的依恋度,进而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几点做法

1、提倡自主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要注意鼓励教师个性的发展。学年末,我会给所有教师一份“岗位意向表”,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专长与兴趣,填写下一学年的工作意向。并给自己定出工作计划、工作细则、和自我要求。学校借此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在工作安排上能尽可能的从教师的愿望出发,在解决每一位教师后顾之忧的同时,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