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有三种极端尽孝方式

《二十四孝》中有三种极端尽孝方式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这话说得不错,做儿女的就应该知道感恩,懂得孝敬父母。但尽孝也应该有原则的,不能为了尽孝而尽孝,为了尽孝而不择手段。中国古代最的孝道范本《二十四孝》中就有三种极端尽孝方式,这三种方式让现代人如何接受?

刻木事亲。《二十四孝》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丁兰,小的时候父母双亡,长大后经常思念父母,就用木头刻成父母雕像,你伺候活人一样伺候,早请示,晚汇报。时间一长,丁兰妻子觉得好奇,心说丈夫每天拜木偶,公婆在天之灵真知道吗?她想试试木像是否有感觉,就用针扎了木像的手指,谁知木像手指竟流出血来。她害怕了,丁兰回家她也没敢说,可丁兰再拜木像时,竟见木像流泪。丁兰便问妻子是怎么回事,妻子实话实说,丁兰就把妻子给休了。木像*又流泪显然属于聊斋,丁兰因为妻子扎了木像手指,就把妻子休了,是否有点小题大作?这种尽孝方式,现代人能接受吗?

恣蚊饱血。《二十四孝》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的人,八岁就知道孝敬父母。因为他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子经常把父亲叮得不能安睡。每天晚上,吴猛就光着身子坐在父亲床前,让蚊子往自己身上叮,这样蚊子就不叮他父亲了,他父亲也就能睡个

1

好觉了。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感人,但却毫无科学道理,如果吴猛家里只有一只蚊子,这个故事还算成立,如果有一群蚊子,吴猛就得会聚蚊子的法术,不然蚊子不可能都叮他一个人,而不叮旁边的人。所以,吴猛的孝心可取,孝行无意义,没有达到尽孝的目的。

埋儿奉母。《二十四孝》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很穷,他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为了养活这个儿子,他母亲经常把自己吃的饭分给这个孩子。郭巨就跟妻子商量,说:“咱们穷得连母亲都养不起,孩子又分吃母亲的饭,咱把这个孩子埋了吧,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却不能复活。”郭巨妻子也不敢说别的呀,于是郭巨就挖了一个三尺多深的坑,挖到最后,竟从坑里挖出一大坛子黄金来,坛子上还有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得了黄金,便抱回家孝敬母亲,孩子也不用埋了。这个故事虽以喜剧效果结束,但郭巨的尽孝思维实在不能让现代人接受,养不起母亲,养不起孩子,就得想办法去挣钱,为什么要把孩子埋掉呢?埋掉孩子还养不起,就得把妻子埋掉,再养不起就得把自己埋掉,母亲也就不用养了。尽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用侵害他人权益的方式来尽孝,否则就是对孝道的歪曲。

2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