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27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四川省南充市适应性考试)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 ( ) A.坚守正道

B.不偏不倚 D.偏听偏信

C.以和为贵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知,“中庸”是坚守正道和天理,故选A项。

2.(2015·安徽省合肥市模拟题)葛兆先《中国思想史》:“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能够体现弥补儒学这一弱点的思想著作是 A.《孟子》

( )

B.《春秋繁露》

C.《四书章句集注》 D.《明夷待访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儒学理论的弱点——缺少世界本原和终极目标的论述,到宋代,理学家吸收佛教和道教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指出理是世界本原,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儒学纲常伦纪的合理性,其中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他的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故选C项。 3.(2015·广东省肇庆市模拟题)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在朱熹看来 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和“礼”。 C.范仲淹的行为是“发明本心”的结果。 D.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是“理”的体现。 答案 D

解析 朱熹的意思是:本朝只有范文正(范仲淹)振奋士大夫的风气的功劳是很多的,可见朱熹认为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故D项符合题意;宋初就开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与范仲淹无关,故A项错误;B项意思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发明本心”是心学的主张,故C项错误

( )

4.(2015·浙江省杭州二中模拟题)《宋元学案》记载鹅湖之会说:“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一论述说明朱熹与陆九渊之争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B.因对“理”的理解不同导致的治学方法之争 C.南宋思想控制严格的表现

D.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之间的生死对决 答案 B

解析 鹅湖之会的争议焦点是博览与得道的顺序之争。这是治学方法的争论。A项与材料无关;C项与史实相反;D项说法太绝对;B项符合题意。

5.(2015·福建省宁德市模拟题)清代戴震说:“宋以前,孔孟自孔孟,老释自老释”“宋以来,孔孟之书尽失其解,儒者唯袭老释之言以解之”。这反映出 A.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分界点 B.宋代以后,儒家思想主体被老释所取代 C.宋代以后摒弃了先秦儒学的内容 D.作者对程朱理学持否定态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宋以来,孔孟之书尽失其解,儒者唯袭老释之言以解之”可知戴震对“儒者唯袭老释之言以解之”持反对态度,不能体现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分界线和儒家思想主体被老释所取代,也不能得出宋代以后摒弃了先秦儒学的内容。故选D项。

6.(2015·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期中考试)下列各项对下表(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 明代 清代 官办% 15.28 57.21 56.67 民办% 70.69 29.84 24.11

( )

不明% 14.03 12.71 18.59 ( )

( )

其他% 0 0.24 0.56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答案 C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呈不断增多趋势,这应是官方加强思想控制的举措,C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正确,但从材料无法体现;B、D两项与题意不符。

7.(2015·广东省湛江市模拟题)王阳明《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人人皆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 C.不用克己功夫,良知终不自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人自有良知,但却被自私等意念遮蔽,要通过克制私欲达到良知,故C项与材料观点相符。A项与“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矛盾;B项的意思是良知从外界得来,与“心自然会知”不符;D项否定了克制自己的重要性,也可排除。

8.(2015·福建省龙岩一中模拟题)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讲四书五经,他却尽讲实用的知识,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激烈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C.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李贽思想的理解。材料没有体现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A项排除;工商皆本是黄宗羲的思想,B项错误;D项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讲实用的知识”说明其重视现实生活,学以致用,而提出“君不君,臣不臣”的观点则是对传统思想的大胆挑战,故C项符合题意。

9.(2015山东省泰安市期末考试题)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在165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答案 A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属于封建士大夫,不是资产阶级,故不可能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B项错误,卢梭没有反对礼教的主张,

( )

( )

B.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

B.刻苦学习修炼,即可获得良知 D.心中向往良知,日久自然可致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C项错误;卢梭生活在17-18世纪,此时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不是萌芽时代,D项错误。故选A项。

10.(2015·陕西省西安市模拟题)顾炎武见《明夷待访录》后,曾致书黄宗羲:“读之再三,

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这是因为

( )

A.两人都批判君主专制 B.两人都主张民权共和 D.两人都主张抵抗外来侵略

C.两人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A

解析 顾炎武、黄宗羲都是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都批判君主专制,A项正确。B、C两项都超出了他们的思想范围;D项不符合史实。

11.(2015·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期中试题)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

A.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答案 D

B.实行农商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解析 材料中“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当其贱,不能使贵,”说明王夫之主张统治者应该遵循市场对物价的调节作用而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否则其举措只能适得其反,农商的利益均要维护,所以答案选D项,AB两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C项表述正好与题意相反。

12.(2015·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试题)明清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 A.对君主专制的极力拥护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C.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鉴于宋明理学不注重实际的严重缺陷,批判继承宋明理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故选C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5·广东省佛山市模拟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6分)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8分) 答案 (1)核心:“仁”“礼”。(2分)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

原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3)态度:李贽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 特征: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6分)

14.(2015·江苏省盐城市期中试题)李贽是晚明中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反正统意识。阅读下列材料:(13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