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套)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课文重点生字词

第一单元:1.伶仃língdīng 2..笑柄bǐng 3.恍huǎng然大悟 4.瑟sè缩 5.苦心孤诣yì 6.虐nüè杀 7.荡漾dàngyàng 8.三十六天罡gāng七十二地煞shà9.若有所失10.人情世故11.消遣qiǎn 12.索然无味 13.无病而呻 14.风花雪月 15.不能自已 16.笸箩pǒluó17.趋之如归 18.寂寥liáo 19.怨天尤人 20.嘈cáo杂 21.冗rǒng长 22.望洋兴叹 23.陶冶yě 24.仓皇 25.萍水相逢 26.乐以教和 27.煞费苦心 28.滑稽jī 29.猝cù不及防 30.六神无主 31.撰zhuàn文 32.俗不可耐 33.心血来潮 34.言简意赅gāi 35.戏谑xuè 36.刮目相看 37.乳臭xiù未干 38.盛气凌人 39.微不足道 40.趾高气扬 41.大动肝火 42.诽谤fěibàng 43.出奇制胜

第二单元:1.迁徙xǐ 2.私塾shú3.任劳任怨 4.妯娌zhóuli 5.不辍chuò劳作 6.溺nì死 7.劳碌lù 8.和蔼ǎi 9.为富不仁 10.节衣缩食 11.炫xuàn耀12.荤hūn菜 13.揶揄yéyú14.哽咽gěngyè15.造孽niè 16.蹒跚pánshān 17.憧憬chōngjǐng18..脸颊jiá 19.名正言顺 20.崭露头角 21.销声匿迹 22.含辛茹苦 23.蓦地mòdì24.浩瀚hàn 25.风尘仆仆 26.元勋xūn 27.寥寥无几 28.汗马功劳

第三单元:1.酝酿yùnniàng 2.呼朋引伴 3.黄晕yùn 4.蓑笠suōlì 5花枝招展 6.嘹liáo亮 7.山麓lù 8.隧suì9.竹坞wù 10.山岚lán 11.匾箪biǎndān 12.名副其实13.穹qióng隆14.黑黝黝yǒu

第四单元:1.鹤氅chǎng 2.纶guān巾 3.笑容可掬 4.麈zhǔ尾 5.抚fǔ掌6.隐匿nì 7.大惊失色8.迸bèng9.喜不自胜10.天造地设 11.滔滔不绝 12.恍惚huǎnghū 13.窸窸xī窣窣sū 14.发窘jiǒng 15.抽噎yē16.干净利落 17.孔武有力

第五单元:1.沉淀diàn2.兴致勃勃3.无穷无尽4.五颜六色 5.憨hān态可掬 6.虔qián诚 7.心有余悸jì 8.司空见惯9引人入胜

二、课内重点现代文

重点课文:《忆读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怒发冲冠.(ɡuān) 勉勉强.强(qiǎnɡ) 2.解释下列加点字。 酷.爱 非常 若.

有所失 好像 3.根据提示,从文中归纳有关作品。

①作者喜欢读的作品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红楼梦》。

②作者不喜欢读的作品有:《荡寇志》、《精忠说岳》。

第1页4.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冰心认为读书能感染人、陶冶人的性情,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素养。 5.根据下列要点,举出作者读书得到好处的例子。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盛衰的滋味。 ②读书扩大知识面。

读《水浒传》了解到“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读外国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提高品德修养。

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6.各写出下表中两部古代名著的一个故事和人物。

故 事 相关人物 《三国演义》 《水浒传》 7.从作者的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甲:我觉得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做到多读书,广泛涉猎,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

乙:我认为我们从小就要用心读书的习惯,学会品味和鉴赏文学作品。

丙:读书不可毫无目的的去读,也不是什么书都拿来读,而应有所选择和比较。总之,我们要做到如作者所说,多读书,读好书。 8.在本课中,冰心老人告诫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读书。下面是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联,你能对出其中的下联吗?试试看。

(1)有关国家书常读 (徐特立) (2)愿乘风破万里浪 (孙中山) (3)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 (4)与有肝胆人共事 (周恩来) (5)绝交流俗因耽懒 (郁达夫) (6)书从疑处翻成悟 (郑板桥) (7)韬略终须建新国 (郭沫若) (8)板凳要做十年冷 (范文澜)

答案(1)无益身心事莫为从 (2)甘面壁读十年书 (3)自首方悔读书迟 (4)无字句处读书 (5)出卖文章为读书 (6)文到穷时自有神 (7)奋飞还得读良书 (8)文章不写一句空

重点课文:《风筝》

共6页

理清思路:

北京冬季空中的风筝→故乡春天多姿多彩的风筝→虐杀弟弟风筝梦→读书明理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再回北京现实的冬天。或:回忆前→回忆中→回忆后 概括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梦。 第4段记叙要素

时间:有一天。 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人物:“我”和弟弟。 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经过:“我”发现弟弟在专心致志地制作风筝,粗暴地折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结果: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第三部分(12、13),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 课文内容:

1、“我”弟弟“最喜欢风筝”,文中哪些地方作了描述?①“他……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②躲进平时很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专心致志地偷做风筝,被\我\发现后异常害怕(此时越害怕,越能表现出他当初兴趣之浓厚,自做风筝愿望之迫切,因为他肯定考虑过一旦被发现的后果),在我毁掉他的风筝后,他独自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希望越大,失望才会越大)。 2、“我”弟弟最喜欢风筝作为事例,它能证明文中的哪个观点?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结合全文说说“我”原来的看法,并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

“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余略。

3、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便会发现作者的无限懊悔正是作者严于责己,勇于自新的表现。那么,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逐步写出自己无限懊悔的吗?

①\我\管教弟弟,弟弟想放风筝而不可得,并且,粗暴毁坏了弟弟后来忍不住偷偷制作的风筝。这是后来作者产生懊悔的根源所在。②\我\的小弟弟,那时\多病,瘦得不堪\。文章愈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愈反衬出\我\后来感情负重的份量,加深了作者的懊悔情感。③中年读书明理后,深知少时所做十分愚蠢,从此一直想方设法努力补过却已不可得,终使作者本已很深的懊悔情感又无休无止地折磨着自己了,以至懊悔无限。

4、如何评价作品中的\我\?

从\我\的动机和行为看,\我\认为放风筝\没出息\,玩物丧志。作为哥哥,\我\第2页从关心弟弟健康成长的角度粗暴地制止了弟弟做风筝放风筝。但\我\当时还是\少年\,平时身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不能自觉,做出精神虐杀的事来,\我\不能负全部责任,封建礼教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也是一个受害者。

从\我\后来的觉悟和转变看,\我\以前的谬误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善意\做出的,一旦到了中年读外国书明理后,眼前才展开了\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这一幕,于是心如铅坠,长期想法补过而不可得,深受懊悔心情无休无止地折磨,\我\也成了受害者。 深入探究:

1. 作品中,\我\的弟弟有没有受过封建思想的毒害?为什么? \我\的弟弟也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这从作品有关描述中可以看出。

(1)\我\是哥哥,他从内心深处也认为受\我\管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虽然他\最喜欢风筝\,却因为\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 他就只好强忍着放风筝的强烈欲望,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呆看空中别人放的风筝出神。

(2)后来终于忍不住偷做风筝,被\我\发现时,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也表明\我\的小兄弟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误认为自己玩风筝是没出息的事,所以偷玩,被平时就怕的对自己管教甚严的哥哥发现,因自认有错而害怕异常。 (3)也许正是自认没理,所以渐渐淡忘了儿时风筝被毁一事。 2. 联系全文,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作品最后一段的理解。

最后一段又回到现实中的北京冬季。\故乡的春天\指的是空中的风筝,因此,第一句实际上就如同说\故乡春天天空中常见的风筝又在这北京的天空中了,这既引起\我\对很久以前的儿时的回忆,而这回忆却又带给我无限懊悔而终使人感到悲哀,这悲哀之所以\无可把握\是因为\我虽清楚了产生这种悲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可偏又苦于无法改变。

后面一句大意是说:\我不如不看这春天的标志--风筝,躲到严冬中去,以求能摆脱风筝事件所造成的无限懊悔的心情折磨。但是,酿成风筝事件的封建思想,在北洋这阀统治下的现实生活中还十分猖獗,势力强大,令人生寒。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孩子们仍不会获得\春日\的愉快。 本文语言

1.第一段中\灰黑色\,准确传神地描写了在白色积雪的映衬下\秃树枝\的特有色彩和神韵。

2.第二段中的\寂寞\是孤单冷清的意思,用在这里准确写出了瓦片风筝既伶仃地放得很低,又没有风轮发出沙沙声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拟人化的色彩,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3.第四段中的\傲然\,在文中指\得意\的样子。因为\我\认为作为哥哥,教管\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的弟弟,是份内的事,更何况这次是凭着\我\的智慧准确推测又当场抓获,并恣意发泄一腔怒气毁坏了弟弟正在偷偷制作的风筝,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所以,走的时候,内心的那股得意劲不禁溢于外了。

4.第七段第一句冒号后的四个短分句,语气急促,语意一层一层地递进,准确表达出\我\补过心理的急切与真诚。

示例:阅读《风筝》(节选),完成1——5题。(18分)

共6页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根据下列的表述,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3分) ①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颤 抖 ②费尽心思。苦 心 孤 诣 ③骄傲的样子。傲 然

2.“我”对风筝十分“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4分) ①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可笑可鄙。

②破坏(折断、踏扁)小兄弟制作的风筝。

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这件事看,小兄弟具有什么可贵素质?(2分) 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或:具有创造精神)。

4.画框词语“精神的虐杀”的含义是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

5.“我”做了错事,二十年后向小兄弟提起,小兄弟是什么感受?“我”有没有“补过”呢?(3分)成年之后,弟弟对此事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宽恕。对此,作者的心因感动而沉重,后悔不已,深深自责。

6.作者在文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4分)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快乐成长的表现,玩物未必丧志,游戏可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技能。

重点课文《回忆我的母亲》

例: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1——6题。(18分)

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劳碌.(lù) 调.味(tiáo) 妯娌..(zhóulǐ) 和睦.(mù) 节省.

(shěnɡ)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

。劳动好手。 ②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 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共同特点的农民。

3.“母亲这样整日地劳碌着”。这句话中的“劳碌”一词能不能换成“劳累”?试比较一下两个词的区别。(3分)

不能。“劳碌”指事情多而辛苦。“劳累”指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从文中内容看,母亲操持一家二十多口人的家务,应用“劳碌”更确切。

4.文中的母亲具有许多优秀品质,请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第3页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教子严格。

5.人们常用“心灵手巧”来赞美一个人心思灵敏手艺高。请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母亲“手巧”的具体事例。(3分) 提示:把粗劣的饭食做得有滋有味(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不可只写“做饭作衣服”等)。

6.写一句赞颂母亲的话,用上一种修辞手法。(2分) 提示: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重点课文:《小巷深处》

1.题解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2.课文分析

①盲母亲对养女的爱的具体描写:A.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B.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C.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D.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E.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F.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住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G.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

②“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A.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而骄傲。B.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C.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D.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变化的原因是:幼年纯真的“我”对生活满足,母亲而骄傲。“我”长大后因虚荣作祟和无知的缘故,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乃至与家完全隔绝。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教育了“我”,打动了“我”,悔悟。 3.中心

这是一篇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 例:阅读《小巷深处》(节选),完成1——8题。(19分)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 ,她的手是那么 ,她的眼睛是那么 ,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 ,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共6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