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定 - 图文

和田玉鉴定

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和田玉是润物细无声的玉,美至极。关于和田玉鉴定,该怎么看呢?我们经常能碰到很多真真假假的和田玉,在这些真假掺杂在一起的玉石中,和田玉鉴定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避免上当受骗?

和田玉鉴定

一,测密度。和田玉的密度范围是2.95-3.17。测密度这步非常重要,所以每张和田玉鉴定证书上面都标注密度。如果是新手,就请按部就班先学习实践一下测密度。老鸟经常将石头放手里掂一掂,来确定和田玉是否较沉重、实在、厚实。但如果把和田玉的密度严格定在2.95-3.17,恐怕市场很多籽料黄沁,墨玉,皮料会被排除出和田玉范围。事实上很多黄沁,墨玉,皮料是出不了和田玉证书的。所以喜欢籽料黄沁,皮料的朋友只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性接受。

二,测硬度。和田玉摩氏硬度达到6.5左右,拿小钢刀在上面划一下一般不

会留有痕迹。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较低的玉则会留下痕迹,但是现在很多仿料也选择一些硬度高的玉石,同样会不留痕迹。但和田玉也有很特殊的玉种硬度很低,比如于田料,普通于田料结构松质软,我曾经就改雕过一块于田仿籽料观音。因为硬度低,用力大一点,像观音的鼻子,眼睛等小结构,一刀下去就会带出裂来。聊聊题外话,青花籽料通常是和田玉中硬度最大的,有时下刀磨不动,干着急。

三,透明度。和田玉属于透闪石。浅显理解就是半透明,似透非透,不同于玉髓,玻璃。也可以像看翡翠一样,打灯看透光的长短。

四,听声音。和田玉由于质厚温润、脉理坚密,所以在敲击下声音清脆、洪亮,可拿两块相同的玉对敲几下,如果声音黯哑则不是和田玉。但也有例外,比如和田玉籽料中的钢板料,敲击声和金属钢敲击声一样。

五,观光泽,和田玉是透闪石含量最高的玉石,所以质地滋润、细腻、柔和,且表面具有油脂光泽,其他玉石的滋润和油脂光泽不及和田玉。 和田玉的造假手段有哪些

据统计,我国每年网购加上实体店购买玉石玉石类的交易额达几十个亿之多,但基本上以次充好的十之八九,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玉外,基本上普通买家很难能买到真正上乘的玉石A货。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下,造假自然多,那么,常见的那些造假手段都是怎么忽悠人的?

1、以假乱真

(1)和田玉仿制品。市场上常见的和田玉仿制品有玻璃、石英岩、蛇纹石玉、大理石等,近几年还出现了硅灰石、水镁石仿和田玉,但新疆市场上水镁石较少见。对于无经验的消费者而言,这些仿制品外观极为相似,乍看较难区分,确实能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使得一部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

(2)假子料(非和田玉)。鉴定师在检测工作中遇到一种人造材料仿和田玉

子料,外观与和田玉子料较为相似,磨圆度较好,手掂较重,比重与和田玉相近,切开后发现外部材料为玉石粉与胶的混合物(局部可见大量气泡),里面夹有大量金属块。这种假子料只要切开就很易鉴定,但在未切之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石英岩仿子料的情况也比较多见,例如白色石英岩原料表皮整块或局部染色仿和田玉子料,其鉴别同和田玉与石英岩的鉴别。再者,蛇纹石玉挖补仿子料的情况市场上也有出现,在蛇纹石玉原料中挖洞将和田玉嵌入其中,两种材料之间没有过渡,此类假子料内部与外部材料不一致,结构、硬度也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将蛇纹石玉原料挖洞和田玉填入其中,再在里面夹杂金属块,以此来仿和田玉,以求卖得好价。这些假子料与和田玉子料根本不属于同一种矿物材料,一般比较好鉴别,但也应当引起注意。

2、以次充好

(1)颜色类别的错位划分。目前,和田玉分类主要依据感官评价分析法,对于碧玉、墨玉、糖玉、青玉而言较易区分,争议很小;但对于羊脂玉、白玉、青白玉及黄玉而言较难区分,由于羊脂玉和黄玉价格较高,有些商家将未达到羊脂玉的白玉作为羊脂玉,或者将带有黄色但未达到黄玉的和田玉作为黄玉以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2)产地混淆。和田玉产地主要有我国新疆、青海、贵州、辽宁、台湾、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其中以新疆所产和田玉品质最好,且新疆和田玉子料更是声名远扬,由此价格不菲。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 名称》将“和田玉”这一名称纳入到国标中,但明确规定:“带有地名的珠宝玉石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所有的软玉都可称为和田玉,但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对于客户的询问,会含糊其辞地将所有和田玉谎称为新疆和田所产。或者,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俄子”的说法,一般指的是产于俄罗斯且带有礓皮(皮色有多种,常见有:黑皮、虎皮、水草纹)的和田玉原生矿,而行内所说的子料常常指的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次生矿,品质和价格要优于俄子。和田玉的产地鉴别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接触和田玉多年的老专家主要依据经验便可准确定出产地,不过也有较难确定产地的情况。

(4)拼合和田玉。拼合和田玉多见于带有俏色的样品,有些俏色部分属于后期用胶粘在和田玉主体样品上,放大检查可以看到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不属于一个整体,两者之间存在缝隙,接缝处也可见外来物“胶”。紫外荧光灯下,俏色部分与主体部分荧光差异较大,接缝处荧光较强。或者,一件样品有多处俏色时,其中某处的俏色也有后期粘上的情况。更甚者,某些样品中的黑皮或糖色属于“假黑皮”或“假糖色”,据了解,这些所谓的黑皮或糖色是样品某处存在极少量瑕疵时,将瑕疵去掉用带色的胶充填所致,胶充填处硬度低、光泽弱、或可见气泡。这种情况多见于俄料手镯。

(5)人工子料。子料的鉴别除了考虑玉石主体的品质(白度、细度等)外,目前能够依赖的就是原皮的颜色和毛孔。由于子料的价值非常高且日渐稀少很难获得,市场上出现了人工子料,造出人工毛孔和皮色,以冒充天然子料。人工子料的做法是人工模拟子料的天然形成环境,把和田玉碎块放入高速运转的滚筒进行打磨处理,然后用有机或无机染料对打磨过的玉石进行表面染色处理。有些和田玉样品局部利用喷砂机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毛孔”。这种人工子料迷惑性较大,磨圆度比较好,但毛孔比较规则,颜色多集中于裂隙中,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人工打磨的痕迹,要进行区分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识别。

3、镶嵌类和田玉饰品。在收藏镶嵌类和田玉饰品时除考虑以上所列的和田玉相关问题外,还需注意贵金属含量及标识(印记)等方面的问题。镶嵌类和田玉饰品中常见的贵金属为:金18K、千足金、足金、银925等,即将有新的标准发布,其中已无“千足金”之说,只有“足金”的概念。GB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明确规定了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配件的纯度要求及标识(印记)的内容,但是部分企业所生产的镶嵌类和田玉饰品存在贵金属含量不够、标识(印记)不够规范、标识与产品印记不一致等问题。

4、假证书现象。珠宝鉴定证书号称“珠宝身份证”,收藏者在购买和田玉时最好索要对应的鉴定证书,并且最好学会看懂鉴定证书,必要时可以拿着所藏样品和证书到正规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客户持有我中心的假证书前来复检或咨询的情况,假证书中的鉴定结果一般都很不科学,混淆视

听,带有欺骗性,应注意区分,以防因假证书而受到经济损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