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题定稿 - 副本

蚌 埠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行为

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课题负责人 :王 伟 刘 彬

蚌埠市后场小学 2013年11月20日

一 研究背景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充分阅读、广泛阅读、深度阅读,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事业中得到升华和延伸。现在,语文课难上,语文书难教,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是有些语文教师缺失必要的人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的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从“大语文”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从而使教师思考人生价值,反思教学行为,厚积薄发,在教学时引经据典,使课堂妙趣横生,把学生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语文教师爱读、善读、多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影响必然是正面的、积极的,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阅读。

2、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阅读行为和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相关度如何。(就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被学生喜欢的因素里,有多少与教师的阅读行为有关的。)

3、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该如何通过阅读,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4、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阅读。 5、成功案例集锦、论文集。 6、推广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 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明确教师阅读的意义、范围和方法,理清教师的阅读行为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法。选定优秀的青年教师,结合教学进行主题阅读,通过课堂观察,课题实验交流等行动,积累资料;在实践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不断完善课题实施方案,以提高研究的价值,取得更多的收获。

4、经验总结法。组织课题成果阶段展示,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推动课题实验更加完善;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2

四 组织分工

高乃明、王伟:负责该课题的理论指导 刘 彬:负责该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马玲玉:选定班级实验,组织研讨交流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 吴延红:选定班级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 崔娜娜:选定班级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 武婷婷:选定班级实验,整理分析有关典型案例等 郑夕莲:选定班级实验,整理分析有关典型案例等 丁俊香: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陈 丽: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吴子珍: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韩宝婷: 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郑夕芳: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张永斌: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王雯雯: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卢德献: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吴 忠:选定班级实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马长虹:收集整理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图片、音像资料;信息报道。 (课题组成员均参与本课题实验的全过程)

五 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1月。选题、研讨、论证,确定课题及课题组成员,广泛积累相关理论,组织相关问卷调查,制定实验方案,认真做好课题开题工作,课题组成员开始实验。阶段成果形式: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

(2)实验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确定教师阅读书目和时间,学校补充相关书籍,组织开展师生阅读活动,提供研讨平台,改革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积累资料、经验。阶段成果形式:中期报告、相关论文、中期问卷调查及总结。

(3)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进一步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的成果资料,撰写结题报告,上报本课题结题申请,提交结题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