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NH3OC4H11NO2HOOC一定条件COOH聚合物甲 写出聚合物甲的结构简式: 。

26.(12分)2017年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投产成功。某地煤制乙醇的过程表示如下。

H2 / 催化剂X过程a煤…乙酸甲酯乙醇

(1)Cu(NO3)2是制备“催化剂X”的重要试剂。

NaClO溶液气体ACu稀HNO3溶液NaNO3溶液提纯Cu(NO3)2固体

① 气体A是 。

② 实验室用Cu(NO3)2固体配制溶液,常加入少量稀HNO3。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 述HNO3的作用 。

③ NaClO溶液吸收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过程a包括以下3个主要反应:

Ⅰ.CH3COOCH3(g) + 2H2(g)Ⅱ.CH3COOCH3(g) + C2H5OH(g)Ⅲ. CH3COOCH3(g) + H2(g)C2H5OH(g) + CH3OH(g) ΔH1 CH3COOC2H5(g) + CH3OH(g) ΔH2

CH3CHO(g) + CH3OH(g) ΔH3

相同时间内,测得CH3COOCH3转化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选择性(如乙醇选择性= 最终转化为乙醇的/转化的)如下图所示。

① 已知:ΔH1 < 0。随温度降低,反应Ⅰ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 。 ②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温度可影响反应的选择性 B.225℃~235℃,反应Ⅰ处于平衡状态 C.增大H2的浓度,可以提高CH3COOCH3的转化率

③ 为防止“反应Ⅲ”发生,反应温度应控制的范围是 。

④ 在185℃下,CH3COOCH3起始物质的量为5 mol,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是____。

27.(14分)SO2广泛用于医药、硫酸工业等领域,回收废气中的SO2可用如下方法。

方法Ⅰ 用碱式硫酸铝Al2(SO4)x(OH)y溶液吸收富集SO2 方法Ⅱ 在Fe2+或Fe3+催化下,用空气(O2)将SO2氧化为H2SO4 (1)方法Ⅰ的过程如下。

① 制备Al2(SO4)x(OH)y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CaO粉末,调pH至3.6。 CaO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水解(填离子符号,下同),二是沉淀一部分 。

② 吸收:Al2(SO4)x(OH)y吸收SO2后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 ③ 解吸:加热②中产物,产生SO2,Al2(SO4)x(OH)y再生。

(2)方法Ⅱ中,在Fe2+催化下,SO2、O2和H2O生成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方法Ⅱ中,Fe2+的催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ⅰ:2Fe2+ + O2 + SO2 = 2Fe3+ + SO42-

ⅱ: ……

① 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

②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FeCl2溶液滴入KSCN,无变化

b.向FeCl2溶液通入少量SO2,滴入KSCN,颜色变红。 c.取b中溶液, 。

(4)方法Ⅱ中,催化氧化后,采用滴定法测定废气中残留SO2的含量。将V L(已换算

为标准状况)废气中的SO2用1%的H2O2完全吸收,吸收液用下图所示装置滴定, 共消耗a mL c mol/L NaOH标准液。

① 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 。 ② 废气中残留SO2的体积分数为 。

28.(15分)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试剂 实验 试管 滴管 1.0 mol·L-1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1 编号及现象 AgNO3溶液 1.0 mol·L-1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CuSO4溶液 KI溶液 ① 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 。

② 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

验如下:

滤液足量AgNO3溶液白色沉淀A过滤、洗涤滤渣浓HNO3蓝色 灰黑色固体取上层溶液稀HCl白色沉淀B

黄色沉淀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 (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 。

+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说明氧化性Ag>

Cu2+。

(3)分析方案2中Ag未能氧化I,但Cu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 实验1 实验 KI溶液+ - 2+-

实验2 实验3 现象 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① 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 (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 “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

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 。

③ 方案2中,Cu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 。

+-16+-8

(资料:Ag + I = AgI↓ K1 =1.2×10;2Ag + 2I = 2Ag↓+ I2 K2 = 8.7×10)

2+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