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总体规划

资源和开敞空间,形成环境优美,形象突出的城市中心地带,发挥市级服务功能。 (2)一城七区

七区分别指河东的老城区、新城区、高铁新区以及河西的工业区、河西新区、科教片区、曲江片区。

老城区:主要包括赣江以南、沪昆铁路以北、河洲街以东、规划四桥以西地区,是丰城传统商贸商业区。以丰城旧城区为核心,实施老城区旧居住区的改造、疏解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孔子庙、万寿宫等历史文化建筑,改造金马路商业步行区,提升商业业态水平。 新城区:主要包括赣江以南、清丰山溪以北、丰洛铁路以西、新梅路以东地区,是丰城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主要承担中心城区行政、文化、展示、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发挥北部邻水系的优势,疏通水系,重点整治滨水公共空间,并提升丰水湖公园的环境品质,适当增加文化娱乐、商业服务设施,为新城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高铁新区:主要包括丰洛铁路以东、昌吉赣城际铁路以北、沪昆铁路以南、规划四桥以西的地区。是丰城南部的门户地区、重要的商业商贸中心区,规划疏通水系,增加公共绿化,营造河溪贯城的城市意象,目前现有的工业用地应逐步置换成为居住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沿天宝路规划成为原沪昆铁路站、新的昌吉赣城际铁路站之间的商业设施集聚轴线,并安排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进驻,引导居住人群自老城区疏解至此。

工业区:主要包括丰城电厂以东、曲尚路以南、赣江以北地区,是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片区。在目前的发展基础上,大力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将工业区打造成为丰城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结合片区环境及周边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提升片区功能。

在目前生产功能为主的基础上,加强生活和服务功能配套,适应城市总体结构,规划望城岗村处为居住及服务用地,引导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平行布置,沿江形成对接赣江核心功能带和河西新城核心区的服务设施轴带,建立可持续的布局模式。

为保持城市建设区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防止连片工业区对城市环境造成消极影响,在纵向上结合水系设置绿廊分割城市组团,通过绿廊联系北部龙津湖与南部赣江地区。

河西新区:河西新区是丰城中心城区北拓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赣江以北、龙津湖以南,工业区以东滨江集中连片的地区。

科教片区:位于中心城区北部门户地区,定位为以生活、职教功能为主的片区。现状建设较少,土地资源充足,近期应控制发展,作为城市远景发展的战略储备空间。为保证片区的高起点建设和城市环境,需严格控制工业项目进入。结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引导职业教育空间上的集聚,在科教片区职教城,发挥区域性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服务功能。

曲江片区:以曲江镇区为核心,东至曲江码头、南至赣江,北至曲尚路,西邻科教片区和河西新区。功能相对综合,包括居住、商业、公共服务等职能,同时依托曲江码头发展专业性物流。 F、中心城公共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中心分为三级结构,即城市级公共中心、城市片区级公共中心和组团级公共中心。 (1)城市级公共中心

规划在赣江两岸的新城区、高铁新区、河西新区安排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高铁商业中心、新城行政中心和河西综合中心组成的三中心格局,主要承担全市范围内的大型商业零售、金融、文化娱乐、医疗等综合服务功能。三个城市级公共中心有便捷的道路和公共交通联系。 (2)城市片区级公共中心

规划四处城市片区级公共中心,包括:老城片中心、河西片中心、科教片中心、园区片中心。各片区中心为本片区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医疗、体育、娱乐、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 (3)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组团级配套服务设施。建议在新建区通过设置500米-800米服务半径的大型公共中心与分散的小区服务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在已建区要结合商业街的方式来逐步完善。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G、商业金融规划布局

重点打造沿赣江两岸的商业设施以及高铁站区附近的城市商贸商业中心。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为497.84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7.64%,人均用地8.3平方米/人。 (1)金融保险业用地

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丰城发挥区域影响力,提升区域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丰城要完成城市功能转型,打造为鄱阳湖经济区副中心,需要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的建设。

规划金融保险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河西新区,形成丰城综合性商业商贸中心。赣江在此段江面最窄,最适宜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通过商贸中心建设,引导高层建筑有序分布,打造成丰城标志性区域。 (2)商业服务用地

规划形成市级、城市片区级、组团级三级商业中心网络体系。 市级商业中心:在老城区的解放路、东方红大街、建设路等核心商业区,规划形成城市综合商业中心,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引入高品质的商业机构,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强化购物与文化、娱乐、休闲、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的结合,增强活力。在完善原有商贸商业的基础上,提升商业购物环境和品质,增强文化休闲功能的培育,建设为服务老城区乃至全中心城区的综合商业中心。重点加强金马步行街的环境整治,提升商业档次,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地区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加老城区的支路网密度,增大商业设施的临街面。

城市片区级商业中心:规划在高铁新区、科教片区、曲江片区、新城区等各城市片区建设片区中心。结合原有公共设施的发展基础,发挥片区的公共服务职能。

高铁片区中心位于新规划的昌吉赣城际铁路站以北、天宝路两侧,依托商贸、交通条件基础,培育现代生产型、商贸综合服务职能,同时,结合河东生活功能的塑造,建设服务高铁片区的综合商业中心。加强新区中心建设的城市设计研究,强调与公园绿地的协调共融。 科教片区中心主要位于曲源路和曲尚路相交处。作为支撑河西片区职业教育功能的主要中心,重点发展商业、文化、娱乐及科研等综合性中心职能。

曲江片区中心位于河西片的北部,结合教育园区和曲江镇区的建设,打造为曲江片区的综合商业中心。加强商业中心与河东各片区的联系。

新城区片区中心位于新城区龙光大道两侧,结合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为新城区内的工作人群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文化生活。 组团级商业中心分布在城市居住区内,以大型超市、商业街的形式布局。

H、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4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2%,人均用地0.67平方米。

规划体育场馆按照三级配置: (1)市级体育设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