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 单元测试题

《种群和群落》 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

2

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4.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7.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豚草 0.3 0.6 1.1 8 0.4 1.5 6.8 0 2.3 5.5 0 10.0 9.2 狗尾草 3.0 2.0 龙葵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8.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

B.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型 C.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

D.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9.在对某动物的跟踪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该动物性成熟时间明显提前,则种群的出生率

A.下降 B.升高 C.动态平衡 D.绝对不变

10.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种群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

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A.调查草地上的蝗虫种群 标志重捕法 B.调查太湖中的鲤鱼种群 取样调查法 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 标志重捕法 D.调查沼泽中的丹顶鹤种群 取样调查法 1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12.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下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 ( )

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

种13.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

群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数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量增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时间 长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率t1 t2 t3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t0

14.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在1930年大约有多少只鹿能够在此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而不会饥饿致死? A 12000 B 35000 C 50000 D 100000

15.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

两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两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

A.这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

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16.生物群落K到Q包含以数字1到8代表的

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害程度逐 K L M N P Q 群落 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 50 92 75 0 0 0 种1 到的影响最小 ( )

30 4 5 25 2 65 种2 A.K B.L

10 0 5 20 3 20 种3 C.Q D.N

10 0 5 20 5 10 种4 9.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

0 1 5 20 40 3 种5 结果如下表:

0 1 5 5 50 2 种 6 0 1 0 0 0 0 种7 0 1 0 0 0 0 种8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0.2 0.8 42 133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

0.4 0.6 81 56 减少

0.6 0.4 98 32 17..将两种十分相似的动物放人一个容器中,

0.8 0.2 105 13 除了供应有限食物之外,其他条件都保持恒定。

两种动物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就平衡状态来看,正确的结论是( ) A.不管初始数量如何,两种动物数量都保持不变 B.两种动物的数量都将在一定的范围同波动 C.受初始数量影响,数量多的保存下来 D.只有一种动物保存下来

18.下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 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

19、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为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是为( ) A、3000吨 B、1650吨 C、1500吨 D、不超过300吨

20、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K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C、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a 21.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b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期问,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景将增加更快

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O 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 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

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22.下列表格表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

鹿的种群变化情况(那时不允许打猎),下列结论中最适合这两个种群变化情况的是

A.狼的数量随驼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

C.驼鹿数量随狼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两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 年份 狼种群数量 驼鹿种群数量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0 12 20 25 18 18 90 115 145 105 95 9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