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

出天然背景值超标、地表地下相互作用影响超标和仅总大肠菌群的水源清单。)

(区域特征污染情况,应分析超标原因,并说明主要污染物来源)

2.3 水源环境管理状况

(需要对水源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整体的描述,并列出水源管理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的名单。定量指标,需说明管理指标的达标率并列明达标率较好和较差区域,定性指标,需说明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并指出较好和较差的区域。)

2.3.1监测能力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能力应分别叙述,并说明数据来源。) (主要全面分析地表水全指标、常规指标的监测能力,地下水全指标、必测指标和选测指标、其他指标和地方增加指标的监测能力状况。其中,环保重点城市和非环保重点城市的监测能力应分别统计。)

(对于自动监测能力,应重点叙述自动监测点位的数量及分布、自动监测的指标数量、频次与取水口位置的距离的情况。)

2.3.2水源保护区划分

(应重点叙述保护区的划分和实施情况,应说明数据来源。对没有完成划分的,需要单独列表说明原因及当前进展情况。)

实用文档

2.3.3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

(应重点叙述保护区标志设置情况,说明数量和比例。同时,应说明数据来源。未完成设置的区域及相应的水源数量应列明,对未依据《技术规范》设置标志的区域和水源,应单独说明标志设置的具体时间。)

2.3.4水源一级保护区整治

(应重点叙述一级保护区整理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整治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没有需要整治的,按照已经完成整治统计,但需要特别说明,未完成整治的和整治率较低的,需要说明原因。完成整治较好的和较差的区域应分别列明。)

2.3.5水源二级保护区整治

(应重点叙述二级保护区整理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整治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没有需要整治的,按照已经完成整治统计,但需要特别说明,未完成整治和且整治率较低的,要需说明原因。完成整治较好的和较差的区域应分别列明。)

2.3.6水源风险管理

(应重点叙述水源风险管理的状况,说明评估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定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应重点说明完成率,对定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实用文档

要分别进行描述,以识别水源面临的主要污染风险。同时应列明区域内水源风险较大的地区名单。)

2.3.7应急能力

(应重点叙述各区域应对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储备、物质储备和制度建设等状况,因此项指标是定性指标,因此,应分别对相应指标进行描述,并列明区域内完成较好和较差的地区名单。)

第三章 问题与成因分析

3.1 水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建议从不同类型水源的水质超标、不安全等问题入手,分析流域水环境特征,区域水质状况、水源主要超标因子、超标时段、主要的污染源类型、污染源排放特征等和风险源分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体现经济发展—环境压力-水源安全等方面因果关系。区域特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情况,应作重点说明。

因天然背景值造成水质不达标,应提供该地区饮用水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服务人口、现状水质、主要超标因子、污染物来源及该城市饮用水水源实施水质月报制度或开展月监测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

因跨界污染造成水质不达标,应提供该地区饮用水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服务人口、现状水质、主要超标因子、污染物来源及行政区边界(跨界断面)实施水质月报制度或开展月监测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

实用文档

3.2 环境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建议从环境监测能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保护区综合整治水平、环境风险和应急等存在问题的表象入手,对饮用水水源在监管机制,环境监管能力水平和环境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

3.3 年际变化分析

分析本评估年和上一个评估年间水源水质的变化及趋势:如水源达标率、水量达标率、达标供水量、超标因子及超标月份、仅因粪大肠超标、湖库型水源仅因仅因总氮或(和)总磷超标等相关指标年际变化情况。以上变化,应详细分析并说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连续3个评估时段以上数据的水源,应做趋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

分析本评估年和上一个评估年间环境管理状况的变化及趋势:如独立监测指标数量、实际监测指标数量、保护区划分及标志设置、一级保护区整治(建筑物清拆,排污口关闭和网箱养殖)、二级保护区整治(排污口关闭、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网箱养殖)、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和应急能力指标等相关指标年际间变化情况。以上变化,应详细分析并说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连续3个评估时段以上数据的城市,应做趋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

实用文档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请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行政、经济和技术层面的政策建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