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课题结题报告 2013/3/29 10:20:06|来源:| 点击次数:2549 三明市农业学校子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符合中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注重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是中职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也是中职教育办出特色, 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企业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即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2+1”培养模式中第三年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延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中职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所以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时代特征的现实背景下,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怎样适应就业的要求,如何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对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需要

中职学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指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实训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当前各职业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也是文化的竞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中职学生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必然也要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中职学校为了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加强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必须密切校企关系,需要企业提供支持,引入企业文化,在校内构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或构建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思想上都重视了实训基地企业文化的融入,也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但很多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管理、简单的宣传布置和最基本的设备布局上,没有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作进一步思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发现、研究、实践和解决,以使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企业文化的校企合作形式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我校现有条件为课题实验提供较好的平台和基础 1、我校于2011年7月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基础建设较扎实。学校校内建有园林花卉实训基地(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市级示范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市级示范性基地)、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服务类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所,各专业实训室共60多个。各实训场所不仅设施设备配套较齐全,而且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了职业氛围的营造,学生能在校内接受一定的职业能力训练。

2、学校各主要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009年以我校牵头成立了三明市汽车职教集团,且各专业都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为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有利于课题实验的开展。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清华大学张德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它的具体体现,就是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统一的行为准则,沉淀的职业

习惯,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素质。

实习实训基地文化:根据“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一个基本定义,实习实训基地文化也应该包括从物质层次到精神层次的完整概念,也就是从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最后再到精神文化的完整体系。因此,职业学校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内涵应是以实习实训基地为主体,通过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中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文化特色突出的学校,虽然学生一年一年招进来送出去,但是学校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成为品牌学校的立校根基。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优势,把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结合起来,共同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以学校为主的国家、地区,校企合作是决定其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

鉴于以上概念,本课题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以下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先进的环境文化为载体,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紧紧扣住“融合”二字设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重点加强企业仿真文化的建设,提升实训基地文化品位,强化职业素养和现代企业文化精神培育功能,促进师生素质共同提高,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学校的稳步发展。 三、课题实验的目标 (一)探索中职学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实践意义。

(二)通过课题实验,促进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探索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三)通过个案实践、分析、研讨和课题成果的呈现,为总题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多维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课题实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书籍、杂志和网络的相关查阅,搜索资料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

(二)调查、考察访问法:通过走访同类学校以及合作企业,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卷,了解相关情况,收集基础素材,为课题的实验提供依据或参考。

(三)行动研究法:学校校内各主要实训基地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选定合作企业,开展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以此探索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总结经验,撰写、归纳实践探索成果。

五、课题实验的实施 (一)课题的立项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中的一个子课题,于2010年12月开题立项。 (二)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张运椅(校长、特级教师、高级讲师)。课题组成员:谢阳军(副校长、高级讲师);郑君强(高级讲师);陈桂仙(高级讲师);郑再涨(工程师);蔡绍安(技师);黄武卿(技师);吴克萼(工程师);周书余(高级讲师);蔡祖凯(讲师);付鸿达(讲师)。他们分别申报并结题过省级或市级科研课题,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本课题通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已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三)课题实验步骤

1、第一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课题启动准备阶段 课题组根据课题要求,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并撰写开题报告。同时,各位成员通过广泛了解、查阅、收集、组织相关材料,为下一阶段课题的进行作准备。 2、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1月):课题实验阶段 ①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张运椅、谢阳军:负责课题的指导和督查,协调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陈桂仙、郑再涨、蔡绍安:负责汽修实训基地的课题实验; 陈桂仙、黄武卿、吴克萼:负责数控实训基地的课题实验; 郑君强、付鸿达:负责园林花卉实训基地的课题实验; 周书余、蔡祖凯:负责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的课题实验。

②确定课题实验的目标和方法,制订了具体的实验计划,开始课题实验的具体实施。 ③课题实施过程中,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检查并交流课题进展情况。

④根据总课题组要求,进行阶段性总结,指派人员参加中期研讨会,并提交阶段性成果。 3、第三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课题结题阶段

本阶段主要对课题实验过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炼,认真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实验策略及内容

1、选定合作企业,形成“双元”研究模式。

本课题要融合或对接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此,各实训基地在与多家企业(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先进的优秀企业作为课题实验的合作伙伴,并明确校企双方具体职责和做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其中,汽修实训基地主要与三明玖玖丰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合作;数控加工实训基地主要与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合作;园林花卉实训基地主要与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主要与沙县百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等。 2、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硬件建设。

文化建设是从物质层次到精神层次的完整概念,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层面,也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我校首先在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配套上予以了完善。近几年随着汽车类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汽修实训基地场所偏小,今年在校内新建了1800平方米的汽修基地,并新购置了约55万元的设备。为了让新建的基地功能布局更合理,三明玖玖丰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指派生产车间厂长林丰全程参与了基地的建设,从施工图的设计、设备采购、基地功能布局等全方位予以指导。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①在实训基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上,特别注重体现现代企业那种“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诚信为本、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悬挂、张贴相关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利用图片、警句、标语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基地,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

②在实训基地现场管理方面,汽修基地采用“5S”规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数控加工基地、园林花卉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信息技术中心等实训场所采用“6S”规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强化教学、生产现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而且在从业过程中应养成严格按生产工艺加工产品、工量具摆放有序、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要求学生要按照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那样准时上下班,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着工装、佩戴胸卡;每天的实训要像企业一样,有班前会布置任务,结束检查公布,班后会激励。教师的行为就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又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