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文字教材)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

离开办公室一天,不会引发混乱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这一现象:企业主管大都喜欢随身携带手机,吃饭、出门、坐车,开会??无时无刻手机不离身,电话业务十分繁忙。这其实暴露了经理人的一个弱点,他们认为——企业不能没有我。

【自检】

早晨上班前准备好纸和笔随身携带,记录通话简要内容(无论是你打给别人还是别人打给你),结束一天工作时检查通话记录,必要的事情打“√”,否则打“×”。如果有一半的记录都划了“×的办事效率很低,你的潜意识告诉你“这个企业不能没有我。”

通话记录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内容 □ □ □ □ 是否有必要 ”,说明你

可能你做了上面的测验,发现在你的电话记录中,有几次电话是没有必要的,有几次电话是认真思考后就可以不打的,有几次电话是多余和无聊的,有几次是打错的??可能有一半是可以避免的。这无疑是没有效率的表现。

【自检】

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吃饭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手机没有信号,赶紧打电话到公司问:“喂,有事吗?刚才手机没信号,有人给我打过电话吗?”确定没人打电话后才开始安心吃饭。对此类事情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2-1

其实,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完全不会担心,自己外出一天公司会引发混乱,因为他们的企业有着严格的制度与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一切照章办事,建立起良好企业文化会使得员工自然地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和工作及行动的标准。

主管需要“少不了他们”的感觉

在中国只要说到海尔,就一定要提起张瑞敏;一说到联想就会提起柳传志;一说到四川的希望集团就一定要提到刘永行和刘永好。这使得很多企业主管也需要一种处处少不了他们的感觉,很多企业领导习惯于将权力“一把抓”,总揽大权,企业的任何事情都要向他请示,一旦找不到他,很多事情便无法进行。其实真正的管理者只需要凡事紧盯,而不是把所有权力揽在手上,有了制度和文化,企业不一定需要强人。

6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

学会担任足球教练的角色,员工就是队员。制定战略战术,观察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及时纠正,才可能在比赛中胜出,这是最重要的。

未能自己训练员工,提升其绩效

达到对下属的教育目的,不一定非要开会、搞培训、办训练班才能做到。

教育下属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 【举例】

写信的格式

经理出门经过前台,看见前台小姐在写信封,并发现了她的写法有些错误。

按照撰写书信的规矩,首先称谓的第一个字应该高于收信与发信的开头字,以示尊敬。其次,姓与官衔或者职称字应该一样大。按照前台小姐的写法将“总经理”三个字写小,将收信人的名字写大,可以说是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不在意对方的职位,又随便称呼对方的名讳。再次,“敬启“两个字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要收信人收到后恭敬地打开。信皮写得不规范造成了对收信人的不尊敬。经理用了三分半钟,告诉前台小姐其所犯的错误,文书,秘书等一些人员也被叫了过来,大家也都了解了这些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问题。

显然,因为这件事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或者组织集体学习相关书写规范也许没有什么必要,经理做到了随时、随地、随人、随事教育下属,这种方式更加直接,更加有效。

【自检】

下面是一家酒店对一位房客感谢信的回信,如果你是这家酒店的总经理,你决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纠正?

7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

◆见参考答案2-2

调职、退休、死亡也不会使公司瘫痪

公司主管要注意建立企业制度和文化,这样他调职、退休、死亡都不会使公司瘫痪。 我们常听到“接班人”这个词,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培养接班人十分必要。如今,很多著名企业的老总已经成为企业的另一个代名词,这种强人观念使得他们成为企业兴亡的关键,可是看看国际上的大公司,像摩托罗拉公司、麦当劳、肯德基,他们的老总是谁多数人却不知道。柯达公司的总经理前年在上海去世,丝毫没有影响到公司的运转,很快由新的接班人接管企业,这些都得益于良好的企业制度和文化。

【案例】

美国总统接班人

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来上海开APEC会议,在此之前3条航空母舰全部待命,12万海军陆战队准备进入战斗状态,之后美国进军阿富汗,布什去度假,3天以后来到上海。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讲过一句幽默的话:“在美国想当总统,随时要有两个心理准备,第一随时准备被暗杀;第二随时准备成被告。”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副总统会马上宣誓就职。

要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随时安排好接班人,建立严格的企业制度,巩固企业文化,就要坚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启发你的部属。

前面提到要自己训练员工,提升员工的绩效,而不能指望别人,要坚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教育,这种教育甚至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里有两件事情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举例】

在德国钓鱼的学问

在德国,与一个德国朋友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个小孩儿在那儿钓鱼,这个德国朋友走过去问:“小孩儿,你怎么一个人有两根钓竿啊?”因为在德国规定钓鱼时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根钓竿,小孩儿回答说:“我有一根钓竿,另外一根是我朋友的。”说着小孩的朋友就过来了。德国朋友又问他们有钓鱼执照吗?带了尺子吗?原来德国钓鱼需要钓鱼执照,钓到七寸以下的鱼要重新放到河里,所以需要一把尺子。本以为小孩儿是他的孩子,可是问了才知道不是。他说:“德国每个小孩都是我的子女,都有教育的责任。”

关于社会教育,我们都应该做到这一点,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教育,即便是与自己不相关、不认识的路人,或别人家的孩子。

【案例】

8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

敲门的故事

美国人愿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们不轻易敲主管的门,因为敲了主管的门,主管的话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框架,会影响自身的想象力。

日本人也不轻易敲主管的门,他们认为如果去敲主管的门,就会被主管认为很无能。

一位中国主管看见美国调色师正在调口红的颜色,走过去随便说了一句:“这口红好看吗?”美国调色师站起来:“第一,亲爱的余副总(美国人通常都是叫名字的,叫了头衔就表示心中不太愉快了),这个口红的颜色还没有完全定案,定案以后我会拿给你看,你现在不必那么担心。第二,余副总,我是一个专业的调色师,我有我的专业,如果你觉得你调得比较好,下个礼拜开始你可以调。第三,亲爱的余副总,我这个口红是给女人擦的,而你是个男人。如果所有的女人都喜欢擦,而你不喜欢没有关系,如果你喜欢,别的女人却不喜欢,完了。”“Sorry,sorry……”主管知道自己的问话有些不妥,连声道歉。

如果一位主管太喜欢管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下属的创意原则,束缚他们行动。这是大家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最后,用唐代著名丞相魏征讲过的一句话为本讲做一个结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谈到:“??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味之大道哉?”

作为企业主管的你,是否该适时地放下繁忙的电话,端起久违的茶杯、咖啡杯了呢?

【本讲总结】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负起启发下属员工主动学习的职责。

抛弃公司“少不了自己”的感觉,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使得员工自然地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和工作与行动标准。

学会担当足球教练的角色,制定战略战术,观察队员在场上的表现,及时纠正,争取在比赛中胜出。 要自己训练员工,提升员工的绩效,而不能指望别人,要坚持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教育下属。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 注重结果忽视思想

【本讲重点】

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间的差别 思想在启发,不在教条 “再结冻”问题

很多领导喜欢说,“别告诉我过程,我只要知道结果。”其实,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

如果你有一个凡事只让你讲一遍的下属,无疑你会剩下很多心思专注于其他事务,而不用时刻想着去提醒下属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思想的培养。历史上很多建立功勋的伟人并非有什么特别过人的本领,而是他们都十分重视思想的培养。

9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十一种错误

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间的差别

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成功者有良好的职业习惯,而这种习惯是逐渐形成的。

【案例】

拿破仑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将军,他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更为大家所熟知。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长得很瘦小,11岁的时候读军校,有一天与一个学长发生了冲突,学长欺负他瘦小,把他打了一顿。这时候上课铃响了,下课的时候他去找这个学长,第二次被打了。又一次下课,他再去找那个学长,这时的拿破仑两只眼睛都黑了,嘴角还带点血。见到学长,他一下子就冲上去,准备打第三架。学长说:“等等,你今天到底打算怎么样?”拿破仑只讲了一句话:“学长,除非你今天跟我道歉,否则我准备打到死。”学长被他这种精神折服,最终向他道了歉。

功过暂且不提,正是凭借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拿破仑由一个中尉,成长为一个将军,最后当上法兰西皇帝。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思想和习惯上的差别。在年轻时就养成了一个成功的习惯,注定未来的成功;一辈子都没有养成任何成功的习惯,即使再读什么伟人传记,也于事无补。这就需要强调思想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很多主管习惯说“不要告诉我过程,我只要结果”,可是,如果下属没有必要的思想培养,如何产生令主管满意的结果呢?

思想在启发,不在教条

思想如何建立?思想的建立在于启发而不是教条。

我国在教育问题上就存在教条的毛病,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方面落后于欧美国家。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