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试卷满分:120分 三 四 总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秦王还柱而走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 ?张良出,要项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A.??取之?②若不阙秦,将焉.

?还也?①吾其.B.? ?②君知其难也?.

?夫人之力不及此?①微.C.?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之虏矣?①吾属今为.D.?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

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