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鞅变法看我国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商鞅变法看我国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作者:高成华 张绍娜

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10期

摘 要:战国中后期的特殊时代需要确立了法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的主导地位。秦国率先引进法家思想,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国富民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封建国家。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充分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当前体制的弊端也慢慢暴露出来,深化政治体制变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商鞅变法;政治体制;深化改革;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020-02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地变为私有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在政治上进行变革,以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这样就形成了在政治经济上的两大阶级即奴隶阶级和地主阶级。

2.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种新兴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必然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废除旧的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纷纷掀起了变革运动,走上了变法强国之路。

3.战国后期,群雄争霸,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都想要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国都急需要一次变法运动,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实现国富民强之策。在这一时期,秦国的秦孝公积极引进人才,重用商鞅,实施变法。

公元前350年、公元前256年秦孝公两次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变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政治措施是推行县制。也就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