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有句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中国生肖邮票设计——方寸之间的艺术创作。生肖文化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凡有华人、华裔生息的国家、地区,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生肖文化的影响都非常大。中国及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发行生肖邮票。日本率先于1950 年发行生肖邮票。此后,琉球、韩国、香港、台湾、蒙古、新加坡、越南、澳门、朝鲜、泰国、菲律宾、不丹、哈萨克斯坦、美国、新西兰、冈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发行生肖邮票。 生肖文化
谈到生肖邮票,就必须先从生肖文化说起。中国生肖文化来自民间,是在民间生活的沃土上发育成长起来的。中国十二生肖,通称为十二属相,简称属。由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先祖的图腾崇拜所创造产生。中国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生肖在中国不论阶级、信仰、职业、地位,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会拥有。中国生肖植根于中国古老的中华文化、民俗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十二生肖经过长期流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说,幻化为生动可爱的形象,每个生肖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北朝时,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还出现了著名文士沈炯创作的我国第一首十二生肖诗,在每句首字按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不但对仗工整,充满生活的情趣,且突出了每种生肖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可谓别开生面,文采娱人。
第 1 页
生肖邮票
生肖邮票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为生肖邮票。
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是中国生肖文化的浓缩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为民间的贺年祝岁风俗增添了新的喜庆色彩。
中国于 1980 年2 月15 日发行了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此后,每年都发行一套生肖邮票,至今已发行到第三轮。第一轮生肖邮票发行自1980 年至1991 年(庚申年至辛未年),每年1 枚;1992 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将“中国人民邮政”铭记改为“中国邮政”,生肖邮票也由第一轮的每套一枚改为两枚,第一枚以我国民间工艺生肖图为主,第二枚以我国不同书体的生肖名称为主。从2019 年开始发行的第三轮生肖邮票目前已经有十套面世,这一轮生肖邮票设计也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给了邮票爱好者又一个惊喜。 从猴票看第一轮生肖邮票
首轮生肖邮票(1980——1991)12枚生肖邮票,除庚申猴邮票因时间仓促于当年2月15日发行外,以后其他11枚一律于当年1月5日发行,已成定律。第1轮生肖票从1980年起至1991年(庚申年至辛未年)每年1套,第一轮生肖邮票中,其面值,前11张(猴票至马票)均为8分,唯有最后一枚羊票因国内信件邮资调整,面值相应增为20分。第1轮的第2枚开始,每年1月5日发行,发行邮票的同时发行生肖小本票至辛未羊年止。
猴票如此矜贵,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此邮票为中国邮票总公司于 1980 年(庚申年)2 月15 日发行的新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的第一
第 2 页
枚,印量为十二生肖邮票中最少的,仅500 万枚(但实际发行量估计只有430 万枚),且当时被大量使用,因而真正存世量降低;其二,该邮票由著名画家、设计家和雕刻家联手,图案原画出自黄永玉先生,由邵柏林先生设计,姜伟杰先生木刻版雕刻,集三位大家之成,艺术效果强烈,造型生动,猴子的每根毛都栩栩如生。第三点,是色彩的美感。在邮票设计中,主题是邮票的灵魂,而色彩是一枚邮票产生的第一印象,构成了邮票审美的重要因素。庚申猴邮票以大红色作为底色象征新年的喜庆与欢乐,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欣赏习惯与文化心理。这也是它除了其不菲的市价外,赢得大家青睐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首轮生肖邮票可以看出,全套邮票的主图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首枚猴票设计风格虽属装饰性,但造型非常的传神。可以用一个词“栩栩如生”来形容。其余票中,鸡票与牛票比较写实,手法稍“现代”;鼠票则近乎动画造型。除这三枚以外,其余都是传统的、民间的装饰风格,如狗票(图2)仿装饰瓷砖;猪(图4)、龙、蛇是吸收了民间泥塑造型和着色手法的装饰画;虎、兔(图3)、马是(或近似)剪纸,羊则似布玩具。其中的鸡、狗、鼠、猪、牛、羊等纪年,巧妙地运用了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形式,随形的篆章印在票面上与主图相映成趣,既有民族特色,又平添几分美感。 从规则看第二轮生肖邮票
中国从 1992 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每年发行两枚生肖邮票,到2019 年止共发行24 枚生肖邮票。
从发行“壬申年”邮票起,启用了新的志号“编年号”,不分纪、特邮票一律按年份排序;在铭记上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为与世界接轨,在票面上加印了英文“CHINA”(中国)字样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