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瞬态面波勘察规范..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规范

4 总则 4.1 应用条件

1 勘察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存在明显物性(速度)差异. 2 勘察目标体尺寸,相对于埋藏深度应具有一定的规模. 3 目标体的物性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清晰分辨出. 4 场地条件满足开展面波勘察的要求. 5 面波勘察方法满足任务的目的要求. 4.2 应用领域

1探查覆盖层厚度,划分松散地层沉积层序;

2 探查基岩埋深和基岩面起伏形态,划分基岩的风化带; 3 探测构造破碎带;

4 探测地下隐埋物体、古墓遗址、洞穴和采空区; 5 探测地下非金属管道;

6 探测滑坡体的滑坡带和滑坡面起伏形态; 7 地基动力测试,地基加固效果检验、评价等。 4.3 应用能力

普遍采用5-K变换法提取瑞雷面波、多道加权平均或直接从5-K域获取的频散曲线作为该排列的中心点处频散曲线,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横波速度,从而降低了瑞雷波法探测的纵横向分辨率。无法探测小规模和局部异常,难以满足高精度探测的要求。 5 工作设计 5.1 工作任务

5.1.1 应根据主管部门或委托方下达的任务书或有关合同(协议)明确工作任务与技术要求,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写设计书。 5.1.2 工作任务书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编号及范围;

2 要求提交的成果资料和期限; 3 工作区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4 与任务有关的已知地质资料及地形图。 5.2 资料收集与踏勘

5.2.1 现场探勘应包括以下内容: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工作条件;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

5.2.2 设计书编写之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收集和分析工区有关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场地建(构)筑物的平面图等; 3 场地及其临近的干扰震源;

4 有关的地质、钻探、物探及其他技术资料 5.3 方法有效性试验

5.3.1 野外施测之前,必须进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工作; 5.3.2 试验工作应根据测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地貌单元规定,每种条件下不少于1个试验面波点;

5.3.3 试验点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段上,与生产测线重合,并通过已知地质资料的地段、试验成果作为生产成果的一部分; 5.3.4 试验工作遵循从简单到复杂、试验因素单一变化的原则。 5.4 测线与观测系统的选择

5.4.1 应结合探测目的和已知资料,通过试验确定观测系统布置方式、采集参数和激发方式。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视探测对象布置成测线或测网;多道接收时,测线应呈直线布置;

2 应采用向前滚动观测方式,滚动点距应满足横向分辨率要求; 3 测点间距应根据探测任务和现场条件确定,每条测线上不得少于3个测点。

5.4.2 观测系统以激振点分类可分为单端激振法和双端激振法;以排列移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全排列移动、半排列移动和根据勘探点间距移动排列的方法。根据勘察目的、要求、地形地质与地球物理条件应合理选用观测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所选用的观测系统,应保证主要目的层的连续追踪;

2 简单地质地形条件应采用单端激振法,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应采用双端激振法。 5.5 设计书编写

5.6 设计书审批

6 仪器设备 6.1主要仪器设备

鉴于目前市场地震仪器类型较多,性能各异,多道瞬态面波勘探应使用多道数字地震仪器及垂直方向速度型检波器. 6.2 仪器设备性能要求

6.2.1 仪器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应少于12 通道。采用的通道数应满足不同面波模态采集的要求;

6.2.2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采集面波频率范围的要求,通频带低频端不宜高于0.5 Hz ,高频端不宜低于4000 Hz;

6.2.3仪器放大器各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在5 %以内,相位差应不大于所用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

6.2.4仪器采样时间间隔应满足不同面波周期的时间分辨,保证在最小周期内采样4至8 点;仪器采样时间长度应满足在距震源最远通道采集完面波最大周期的需要;

6.2.5 仪器动态范围不应低于120dB ,模数转换(A/D) 的位数不宜小于16 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