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邱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6期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被英国小说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经典名著之一。它不仅是英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库中的文明瑰宝。它的作者简·奥斯汀也被20世纪的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史学家们赞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不仅如此,英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论家托马斯·马科莱称之为“写散文的莎士比亚”,可见简·奥斯汀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小说中作者精心刻画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分析其在小说中的性格形象特点,对于阅读名著,理解小说深一层的含义,进一步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意愿等等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深入阅读小说,了解参照其他相关文学评论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特点。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2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位非常具有魅力与吸引力的女性,无论是外表人物形象特点,还是内在的心灵情感特征,作者都倾心刻画,使其具有非常高的评价研究价值,受到后来文学作品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世界众多文学作品的文学人物形象中,伊丽莎白一角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分析这一文學人物形象,既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情感价值取向,又要分析当时的创作背景环境,既要由作品到现实,又要由作者到读者的感受及其他文学评论家等,只有这样,才会得出一个全面、准确的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也才会被广大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一、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创作背景分析

任何小说都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产物,经过作者的深刻艺术加工而又不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傲慢与偏见》也反映了当时那个社会背景。小说原型完成于1797年,在当时的社会还处于法国大革命动荡不安的时期,真正出版与读者见面的时间是原型完成后十几年后的1813年,那时的英国统治者是乔治三世,在政治上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并带领盟军击败拿破仑帝国,经济上进入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飞快发展,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大小资本家。但有些资本主义者还保留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与有着长久的封建制度意识的封建阶级还是显得过于弱小,英国社会划分成了多种阶级等级。这就是当时作者创作《傲慢与偏见》的主要环境背景。尤为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当时英国的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非常的低下,这对女性作家简·奥斯汀来说影响深远,希望塑造出一位不同于传统女性的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分析

曾被称为“写散文的莎士比亚”的简·奥斯汀,1775年出生于英国的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她的父亲是位有着广博学识的牧师,藏书也异常丰富,这对以后奥斯汀的写作之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小时候的简·奥斯汀就是在看父亲的藏书度过的。虽然简·奥斯汀没有受到过很正规的教育,但在一个有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家庭氛围中,也凭着奥斯汀自己的努力与过人的天赋,在兄弟姐妹八人中奥斯汀在写作上很快就有所成就。她的作品有着诙谐的风格,富有喜剧冲突性,特别是从伊丽莎白的语言风格和行事准则就可看出这些特点。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也息息相关。由于奥斯汀一直都是生活在英国封建主义色彩浓厚的乡村,也没有家庭经济生活的负担,所以她的生活的圈子也就一直很小,也就难怪她的作品里描述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小冲突,但却能让读者读来很有韵味。虽平淡无奇却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奥斯汀的高明之处。

三、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内容分析

《傲慢与偏见》与其说是描写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达西的恋爱纠葛的故事,不如说是班纳特太太嫁女儿的故事。当月收入有五千英镑的宾利先生要租用班纳特家附近的尼日尔斐庄园时,自然引起了班纳特太太的注意,因为那时女儿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她无论如何也要把一位女儿嫁到宾利家去。于是接下来是一场场舞会的交锋,伊丽莎白就是在第一场舞会上与宾利的好朋友,小说的男主人公,一个月收入有着一万英镑的贵族少爷达西先生相遇的。但伊丽莎白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还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达西的偏见。从中也可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性格率直的一面。但达西先生却对伊丽莎白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情感,他也极力隐瞒着。当他发现伊丽莎白的家人举止低俗,社会地位也不高时,这也使得他内心很矛盾。最终经过层层误解与交锋,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还是走到了一起。小说中同时也穿插入了宾利与简等几对恋人的婚姻情感纠葛,但更多的主要还是起衬托的作用。 四、小说《傲慢与偏见》的情感表达分析

作为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对后世也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部既浪漫又现实的爱情婚姻小说,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关于财产在恋爱婚姻中所占据的比重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书中通过几对人的爱情婚姻结合过程,突出表达出了作者本人的婚姻价值取向,即为了财产、金钱和社会地位而结的婚是错误的,是得不到幸福的,但在婚姻中不考虑这些因素也是愚蠢的,是不现实的。虽然作者在初恋失败后选择了终身不嫁,但对婚姻却是有着多么准确的理解。当然,作为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小说,也表现出了处于相对保守与封闭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的生活与世态人情。特别是伊丽莎白的形象,集中反映了那个社会人们唯利是图、追名逐利,同时带有浓厚封建落后性的社会风气。 五、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伊丽莎白在书中的角色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伊丽莎白全名是伊丽莎白·班纳特,英文为Elizabeth Bennet,是班纳特家的二小姐,现年二十岁。伊丽莎白外表美丽端庄得体,性格活泼,聪明机智而又不拘小节,她对许多人和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屈从与世俗,比如班纳特先生的表亲,班纳特家的主要财产继承人威廉·柯林斯向她求婚,而班纳特太太也赞同时,伊丽莎白却能坚持听从于自己的意愿而极力反对。也许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优点也就会有缺点,这样才会让人觉得更加真实,而伊丽莎白的不足之处就是,她喜欢以嘲讽的角度去评价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但这也正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因此伊丽莎白后来会对达西形成偏见,以及与达西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说的核心主题主要是围绕英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地主乡绅贵族等阶层的情感与婚姻纠葛问题,反映出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在礼节、成长、道德、教育、婚姻情感等方面的状况。不得不说,伊丽莎白就是这一主题的诠释者,书中对“傲慢与偏见”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傲慢”是指达西,“偏见”就是指伊丽莎白,因为男女主人公都存在有傲慢与偏见的。尤其是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的形象塑造是具有参和这两种因素特点的。首先是伊丽莎白由于性格本身就有着对上流社会的偏见,集中就表现在了对待达西先生的偏见上,但随着误解的消除,她渐渐地获得达西的关心,心里自然而然地有了“傲慢”,她的这种傲慢是可以说是对达西的妹妹、姨妈等一类贵族的讽刺。伊丽莎白在书中的角色正是在这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小说主题的主要诠释于表现者。 (二)伊丽莎白对家人关爱的形象分析

虽然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中的二小姐,然而在班纳特太太看来,她既没有姐姐简的端庄贤惠,也没有妹妹们的娇小可爱,因而班纳特太太是最想把伊麗莎白早点嫁出去了,但看起来就睿智的伊丽莎白却深得班纳特先生的支持,在许多事情上都倾向于赞同伊丽莎白。但伊丽莎白却很理解班纳特太太,对父亲因为贪恋美色而娶智力相对地下的母亲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她无法容忍父母这样的婚姻结合,但出于对他们的爱,选择了沉默。伊丽莎白与姐姐简的感情深厚,当简在宾利家生病无法回家时,只有伊丽莎白独自去宾利家照顾她,其他三个妹妹都表现出了不关心的样子。可见伊丽莎白对家人的关爱。

此外,当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被她的意中人威克姆骗走时,全家人都陷入了替莉迪亚的担忧之中,伊丽莎白也不例外。即使莉迪亚平时对她并不是很友好,有时还会和她顶嘴,她并不计较这些,而是也帮助去找妹妹,和替父亲筹钱。另一方面,伊丽莎白一开始就觉得威克姆是个好人,起码觉得比达西好,并且暗暗对威克姆有了好感,但当她知道了威克姆的为人后,毅然不顾自己心中的失望、悲伤的心情,而是全心全意地帮家人渡过难关。 (三)伊丽莎白敢于追求的形象分析

伊丽莎白可以说是一位爱恨分明的、有着新时代特点的女性。由于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对贵族上流社会的理解,她一开始就对达西产生了偏见,然而在之后的一个个矛盾化解,偏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