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怀念母亲
【备课资料包】
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方法与过程目标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
【教学难点】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
第 1 页
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五)、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第 2 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