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常见的答题模式归纳及解题思路(精品)

2012届高三地理常见的答题模式归纳

规范解题:

①析题要求:

? (1)把握设问中心,明确回答方向。 ? 高考地理论述题常见问题类型: ? (一)特征问题: ? (二)成因问题 ? (三)评价问题 ? (四)区位问题 ? (五)措施问题 ? (六)规律问题

? (七)其他类问题(识记、判断、计算类等)

(2)区别重要概念,审清问题含义(如区分“地形”与“地势”,“季节”与“节气”??)。(3)全面提取信息,完善解题条件。

? 1、先迅速浏览材料和试题,获得初步印象。

? 2、再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的分析材料,标示有用信息。 ? 3、分析题干信息中包含的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 ? 4、不要放弃每一份材料,尽量从每一份材料中获得启示。

? 5、注意图例、坐标、地图中地理事物的关系,进行空间定位等。 ? ②解答要求:

? 针对设问,组织答案。 ? 运用原理,举一反三。 ? 善用材料,巧做迁移。 ? 知识综合,分析全面。

? ③答题思路:( 所示内容) ? 地理特征描述 ? 地理成因分析 ? 地理区位选择 ? 地理规律概括 ? 地理问题评价 ? 地理措施列举

? ④综合题答题要领

? 贴近问题——答案具体,有针对性。 ? 条理清晰——按点答题,层次分明。 ? 思维全面——发散思维,分析辩证。 ? 逻辑完整——因果关系,互相衔接。

? 突出重点——围绕中心,剖析重点。 ? 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文字精炼。 ? 表述规范——运用术语,表达规范。 ?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 ? (1)常见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思路:

?

?

?

? 6、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地区分布 ) ? 7、位置特征(半球、经纬度、海陆及相对位置)

? 8、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湖)、生物)、自然资源]

?

? (2)常见地理成因分析的基本思路 ? 首先区分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原因(人为原因),或两方面共同原因. ?

自然原因: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 人为原因: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同时注意题目要求是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还是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 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 河床高悬,缺乏如海通道。 ③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

? (3)常见的地理区位分析答题思路: ? 1、农业的区位因素: ?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机械、劳动力、技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产历史?? ? 2、工业的区位因素: ? 自然因素:地形、土地(地租)、水源 ? 经济因素:原料、市场、动力(燃料)、劳动力、技术(科技、教育)、交通、信息通达度; ? 环境因素:①空气污染:工厂应布局于居民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 垂直的郊外 (水泥厂、酿造厂); ? ②水源污染:污染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发电厂、钢铁厂); ? 社会因素:政策、乡土感情、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客户类型; ? 3、城市区位因素: ?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 ?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 4、城市功能分区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行政因素; ? 5、交通运输中的“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 (1)人文因素:经济、社会、技术三大因素,现代交通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2)自然因素:从地形、地势、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及对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 6、交通运输中的“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因素; ? 以港口为例:1、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 2、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城市条件、腹地条件 ? 7、商业中心(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的区位因素: ? (1)、市场最优原则——布局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 (2)、交通最优原则——布局于城市交通干线或城市外围环线附近; ? (3)便民原则——商业小区布局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购物; ? 8、旅游业的区位因素:

? 1、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项目和内容:a、游览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b、市场距离、c、交通位置及通达性、d、地区接待能力、e、环境承载量; ? 2 、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空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和动植物资源、 文物古迹、背景环境等方面的破坏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 ? (4)常见地理评价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 二、要从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几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 注意:“影响”问题也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 ? ? (5)地理分布归纳

?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的分布规律。 ? 1. “点”状分布:一般有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走向、凸向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 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 “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

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 (6)其他要点归纳 ? 措施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 效益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 意义类——经济意义、生态意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 ? 后记:请同学们答题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 ? 审题——联系教材——答题模式——细化——地理术语——序号化 ? 2012-1-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