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邦分析体系的文献综述

基于可持续增长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构

文献综述

作 者 姓 名 ***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一、 引言

杜邦财务分析法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的一种综合财务分析方

法,它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主线,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层层分解,逐步深入,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通过杜邦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加强财务管理,是一种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含量的多样化、企业资本运作和经营者盈余管理技能的不断深化,杜邦分析体系越来越多的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针对杜邦分析题的局限性作了许多有益的补充和改进,为人们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了有效地方法和途径。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对杜邦分析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怎样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一般都是先从分析杜邦财务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入手,然后根据这些局限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例如将现金流量分析引入原有的杜邦分析体系,如许秀梅和王秀华在《论杜邦分析体系及其改进》一文中指出,杜邦分析体系的主要缺陷是只利用了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的数据,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她们认为通过引入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现金流量来源、结构、数量等信息,从而可以对企业经营资产的真实效率,企业的收益品质即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相关程度以及创造现金利润的真正能力作出评价,同时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准确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罗芳在她的《改进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相关思考》中也认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和完整的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杨化峰在《改进财务分析体系,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一文中除了引进现金流量因素,还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所得税负担分析引入到杜邦分析体系中来。李金龙、彭皎和路明明在《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与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比较》中认为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要求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类,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改进后的杜邦指标体系为:权益净酬率 = 净利润/ 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净利润- 税后利息费用) / 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净利润/ 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 股东权益)- (税后利息费用/ 净负债) ×(净负债/ 股东权益) =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1 + 净负债/ 股东权益)- 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净财务杠杆。但是这种杜邦体系的改进只适合股东回报能力的分析,并且还要注意指标的波动性以及净财务杠杆大小和企业的偿债能力。肖莹在其《杜邦体系与财务报表新探》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率、现金股利、风险、成本习性、盈余构成与盈余质量、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公司生命周期等因素,从而更能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直接揭示各种影响企业经营问题的因素。黄爱华等在《财务分析中杜邦系统与SWOT的结合使用》一文中,将SWOT分析引入到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中,并与杜邦分析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解决杜邦分析的不足之处,还可以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并且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财务管理融合在企业管理中。二是研究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中的具

体运用。如侯旭华、许闲在《杜邦分析体系在上市保险公司的改造及应用》中,通过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对福安寿险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逐步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它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王舰、孙凤娥和高绍伟在《动态分析功能杜邦财务体系构建》中,为了弥补运用EXCLE设计杜邦分析图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通过运用Crystal Xcelsius(水晶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