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论文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论文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

CDIO教育理念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实用案例教学及工程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其专业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数据库工程人才。

关键词:CDIO;问题驱动;实用案例;工程项目;创新能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培养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基础,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以符合国际数据库工程师的标准,成为高校迫在眉睫需要思考的问题。

CDIO作为当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自2000年研究及应用伊始,该理念及实施体系为培养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国际工程师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笔者在深入研究、分析和探讨CDIO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基础之上,将其引入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规划教学方案、确定教学手段、安排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CDIO教育理念简介

CDIO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从2000年起经过探索研究所创建的一套国际工程教育模式。该模式注重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并通过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团队设计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从而培养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国际化工程师。[1]

CDIO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主线,综合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人际技能以及在整个企业/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的过程。[2]它以产品从构思到最终运行的周期为学习及应用载体,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之间相关联的真实工程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推动并促进其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现状分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进行团队协作开发,能思考和解决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进行一定程度思维创新的高素质创新型数据库工程人才。

该课程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课程讲解和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问题。 1.授课方式

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重在“教”,不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做到“教、学、做”一体,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为辅,这种课时安排不利于充分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其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3.实践训练

实践内容的安排以个体为单位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多人合作的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三、CDIO应用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探索

高等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使此类人才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在将来发展成为满足国际需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校一直秉承“做中学”的培养理念。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符合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这为CDIO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针对目前课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该课程进行反复教学研讨的基础之上,笔者考虑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将CDIO大纲的各项标准引入和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一方面获得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获取专业技能及各种综合能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