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关于举办安徽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各院、系、教学部,校直机关各部门,各直属、附属单位: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努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精选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积极备战安徽省第六届和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学校决定举办安徽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本次大赛成立组织委员会,统一领导大赛的各项工作。组委会由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委会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一)。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组织协调大赛各项工作。

2.竞赛组委会将面向学校、校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邀请各学科领域内具有高级职称、较高知名度、研究领域综合性较强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的评选和审定工作。

3.各院系成立本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工作小组,负责本院系创业计划竞赛的领导和组织,包括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推荐和指导工作。

二、参赛对象与参赛项目 1.参赛对象:

2014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者根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参赛团队。原则上一个团队由3—10人组成,鼓励跨院系、跨学科组队。团队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含第一作者,但不超过3人)和伙伴成员两类,具体数目由各团队自行协商申报。各团队须有1-2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和推荐者。

2.参赛作品形式和内容

参赛作品形式为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可以是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的概念产品或服务。创业计划应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下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

参加竞赛作品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服务咨询等七组。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运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以2014年3月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甲类)。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三个月以下(以2014年3月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乙类)。

评委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两类作品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

3.项目来源

为了使广大参与者能够尽快地选定项目,积极投入到分析研究中,所需要项目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校科学技术处、人文社会科学处和各院系提供的我校科技产品及项目资料;我校历年来举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和学科大赛参赛作品;校内外经授权可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参赛团队成员或其他同学开发的技术或产品,以及服务创意等。鼓励已经创业的大学生团队将实施中创业项目整合申报。

三、大赛程序及进程安排

1.2013年6月—8月,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和创业培训。各校级有关职能部门、院系以及各团学组织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次大赛,让全校师生了解大赛有关情况。鼓励同学充分发挥创造力,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原则组成参赛团队。

2.2013年9月15日前,项目初审阶段。各参赛团队应在团队第一作者所在院系进行申报,由各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将项目计划书报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大赛评审委员会将依据参赛团队所提交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评选出若干个创意新颖、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3.2013年11月15日前,项目申报阶段。通过项目初审阶段的各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11月中旬每参赛团队提交申报书(见附件三)和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4.2013年12月前,大赛复赛阶段。大赛复赛采用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进行。大赛评委会依据《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评审规则》(见附件二)对参赛计划书进行评审,确定入围决赛作品约12件。

5.2014年2月前,作品优化阶段。入围决赛的团队根据专家组的评议意见对作品进行优化,形成更高水准的创业计划书。

6.2014年3月中旬,大赛决赛阶段。大赛决赛采用现场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根据答辩情况,大赛评委会评议出参赛作品的奖项。

7.2014年4月以后,大赛成果深化阶段。根据大赛结果,挑选优秀作品参加更高层级的创业计划大赛。获奖项目可优先入驻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并择优推荐参赛项目入孵各级大学生创业园,并帮助入孵项目获得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房租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协助入孵企业争取风险投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