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经验介绍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南昌市自2019年10月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目前,全市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乡镇已占到乡镇总数的60%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236个,专业分布涉及一、二、三产业。 在三次产业中,一产比例占75%,二产比例占1。 3%,三产比例占土2%。
一村一品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达43314户,占全市专业村总户数的63.5%。
去年一村一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679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53.4元,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农民从主导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其主要特点是——区域特色明显。
各县区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
目前南昌县的粮食、禽蛋、蔬菜、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百强县行列。 新建县基本形成了三大特色产业带,即以三水产业、草食畜禽、优质稻为主的滨湖特色农业带,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丘陵生态农业带,以无公害蔬菜、花木和特种养殖为主的近郊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文秘家园资料精品农业带。
进贤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七个一一只蟹、一根针、一盆花、一瓶酒、一朵菇、一支笔、一张网产业群体。
安义县的小水果、无公害蔬菜、古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县域主导产业。 湾里区的花卉苗木、有机茶、观光旅游,青山湖区的无公害蔬菜、针织、炒货等特色产业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特色基地扩大。
在一村一品工程的推动下,全市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建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目前,全市已培育建成了8大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即新建县药湖6000亩特种水产示范基地、南昌县蒋巷镇黄湖5000亩特种水产示范基地、安义万场3000亩无公害果业示范基地、进贤8000亩优质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桑海20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新建县铁河万亩珍珠养殖示范基地、湾里区万亩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南昌县蒋巷镇国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建成了10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即50。
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百万亩油料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2万头奶牛生产基地、千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0万亩工业原料林生产基地、10万亩竹类生产基地、7万亩精养特种水产基地、3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从而,为切实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龙头带头增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工程的推进又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
如江西阳光乳业有限公司与南昌县的小兰、尤口、武阳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蛟桥镇等10多个乡镇80多个村签订了互惠互利而又稳定的鲜奶收购合同,带动了这些村的奶牛养殖,形成了一批奶牛养殖一品村。
又如佛塔生猪批发市场,去年生猪交易量已超百万头,带动了佛塔村周边村的生猪生产。
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带动农户71万户。 ——科技作用突出。
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各地十分注重把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
在目标上,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在方法上,采用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6个,面积80.64万亩,已有19家企业、41个品牌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证书,有机食品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安义现代农业示范园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定为蔬菜特供基地。 ——市场辐射拓宽。
各县区紧紧围绕产品建市场、围绕市场搞生产,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形式,逐步建立了由一批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行业协会和农村商品经纪人组成的市场体系。
全市已建成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的粮食、水产品、生猪、禽蛋、花鸟、竹木、肉食品、果品、蔬菜等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有8个。
已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53个,会员4000多人,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农村商品经纪人2360余户。
完善的市场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进入市场,有效地推进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