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毒性疾病的护理

精品文档

1.一般情况:有强酸类药物接触史或误服史。 2.专科情况

(1)呼吸道烧伤:吸入酸雾者,有呛咳,咳血性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分泌物增多。吸入大量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肺水肿和喉头痉挛。严重者可迅速因呼吸困难和窒息而死亡。

(2)皮肤接触烧伤:可因腐蚀引起充血、水肿、坏死、溃疡、疼痛难忍,皮肤上盖以不同颜色的痂皮,硫酸为棕黑色,盐酸为棕色,硝酸为白色。可导致颜面、躯干和四肢畸形和功能障碍。

(3)消化道烧伤:口服强酸后,口腔黏膜糜烂,消化道剧烈灼痛,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血液和黏膜组织。食管和胃黏膜严重腐蚀可发生穿孔,常遗留食管瘢痕狭窄、幽门狭窄和消化道功能性紊乱的后遗症。

(4)眼部:引起眼睑水肿,眼球炎症,角膜混浊、穿孔,甚至全眼炎而失明。

(5)全身性中毒表现:局部剧痛引起反射性精神神经症状或疼痛性休克;大量酸入血,可致严重酸中毒,肝、肾功能明显损害;部分病人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护理措施】

1.加强口腔护理,急性期少漱口,以减少疼痛。口腔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应避开新鲜创面。

2.营养支持:早期严格禁食,恢复期改为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强不宜消化的食物。吞咽障碍给

.

精品文档

予鼻饲。

3.心理护理:由于病人极度痛苦,极易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因此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给予疏导和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4.皮肤护理:用干纱布及时清理烧伤表面的分泌物,局部烧伤部位每天换药2次。

【应急措施】

1.口服强酸中毒者严禁洗胃。

2.皮肤灼伤时,立即脱掉衣物,用大量流动水冲洗,局部给予1%过氧化氢或肥皂水中和。

3.眼部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给予可的松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

4.口服强酸中毒者,应取仰卧位。可垫高病人足部,禁催吐、洗胃,禁用碳酸氢钠,以免引起穿孔。尽快口服镁乳60ml或服生蛋清、牛奶、豆浆及植物油,以保护食道、胃黏膜。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次,共2周,以减轻中毒反应,减少纤维化,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

5.对口腔黏膜灼伤者,口腔分泌物增加,可用1%~4%过氧化氢清洗口腔以防厌氧菌感染。

6.对发生食管、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 7.对强酸吸入者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以防肺水肿。 8.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对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

.

精品文档

9.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九、强碱中毒的护理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有明确的强碱类药物接触史,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2.专科情况

(1)皮肤黏膜接触表现:可致各种程度的灼伤,轻则有红、肿、热、痛等一般炎症反应,重则可有局部充血、水肿、糜烂、形成痂皮。严重烧伤引起体液丢失而发生休克。

(2)眼部接触后表现: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视物不清、严重者甚至失明。

(3)消化道烧伤表现:见于口服中毒者,上消化道可严重灼伤,表现为口腔黏膜呈红色,并出现水肿、溃疡、剧烈烧灼痛,腹痛、呕吐、腹泻、出血、穿孔、脱水及休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4)呼吸道吸入性中毒表现:可有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表现为剧烈咳嗽,咳出大量泡沫样痰及坏死组织,很快出现肺水肿,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

【护理措施】

1.加强口腔护理:急性期少漱口,以减少疼痛。口腔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应避开新鲜创面。

2.营养支持:早期严格禁食,恢复期改为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强不宜消化的食物。吞咽障碍给予鼻饲。

.

精品文档

3.心理护理:由于病人极度痛苦,极易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因此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给予疏导和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4.皮肤护理:用干纱布及时清理烧伤表面的分泌物,局部烧伤部位每天换药2次。

【应急措施】

1.皮肤灼伤: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然后用1%硼酸溶液清洗。

2.口服中毒者:立即服用食醋300~500ml,口服牛奶、豆浆、蛋清或200ml植物油。严禁催吐、洗胃。

3.吸入中毒者:立即吸氧,发生肺水肿应及早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4.眼灼伤时:冲洗更应彻底,至少冲洗10min。

5.对石灰灼伤:应先将石灰粉末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流水冲洗,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灼伤。

6.中和强碱:要用弱酸,可口服1%醋酸或5%稀盐酸或食醋(因碳酸盐中毒时忌用)以中和之,以免胃肠充气发生穿孔。中和剂切勿在冲洗前使用,否则产生中和热量,加重烧伤。

7.对症处理:主要为止痛,防止休克、窒息、胃肠穿孔。必要时及时手术。

8.支持疗法:补液纠正脱水,防止休克及肾衰竭。 9.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瘢痕形成。

.

精品文档

十、毒蕈中毒的护理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有食用毒蕈史,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专科情况

(1)胃肠类型:潜伏期10min至6h,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溶血型:除胃肠炎症状外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

(3)神经型:潜伏期1~6h,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流涎、流泪、大汗、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等。

(4)精神异常型:除胃肠炎症状外以精神异常为主,多有幻觉,部分妄想、神志不清等。

(5)肝坏死型:病情凶险,变化快,可有肝大、黄疸、出血,可累及肝、脑、肾等,因中枢神经抑制和肝性脑病死亡。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各种中毒症状,根据中毒种类不同给予相应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洗胃过程要防止发生误吸而窒息。

3.观察药物的反应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4.出现精神症状时应加以保护,以免发生意外。 5.将病人放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刺激。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