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计划要求结合成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实践、面向决策开展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

一、支持方向及额度 (一)重点项目

支持方向为对我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项目。

1. 成都西部科技中心建设研究

2. 成都五大主体功能区建设科技创新关键问题研究 3. 成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关键问题研究

4. 成都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生态圈关键问题研究 5. 成都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圈研究 6. 成都培育发展新经济研究 7. 成都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研究 8. 成都发展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研究

9. 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路径及政策调适研究 10. 成都人才政策比较研究 11. 成都开放创新路径研究 12. 成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研究 13. 成都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研究

14. 成都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向及重点研究

15. 成都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研究 16. 成都县域创新创业研究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个。

(二)一般项目

围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成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有关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司法保障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研究,题目自选。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个。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为在蓉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研究能力的企业、事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在项目申报时组建相应的项目研究课题组。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当具有1年以上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开展及组织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担任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有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支持课题组开放式创新,鼓励课题组成员跨单位、跨学科合作研究。

4.研究成果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和一定超前性。不支持纯技术性理论、纯自然科学理论、纯社会科学理论、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办法与制度等。

5.重点项目同一选题,原则上择优支持1项。一般项目课题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上择优支持1项。

6.近三年内,已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同一项目原则上不得再申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

7.项目实施期一般为1年。 三、申报材料

1.成都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2.附件材料:

(1)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其他相关材料(如课题研究证明等)(据实提供)。 以上纸质材料一式一份,按顺序装订,须加盖单位骑缝公章。报送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以备核查。

四、政策咨询

业务处室:政策法规处 联系电话:6188173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