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过关检测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七(下)语文 第一单元过关测评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秦益辉 校对:毛小樟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24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菜畦(qí) 盔甲(kuī) 蝉蜕(tuì) 人迹罕至(hǎn) ....B、延绵(yán) 讪笑(shàn) 嫉妒(dù) 黄草萋萋(qī) ....C、锡箔(bó) 脑髓 (suí) 瞬息(shùn) 来势汹汹(xiōng) ....D、骊歌(lí) 伫立(zhù) 麻渣(zhā) 鸡毛掸子(dǎn)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 (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③我对他很________(A恭敬B尊敬C敬重),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_______(A居然B竟然C果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难道你能否认你不该刻苦学习了吗?

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 D.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4.默写填空:(8分)

(1)独坐幽篁里, 。 (2)峨眉山月半轮秋, 。 (3)山际见来烟, 。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5、请你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仿写一句)(3分)

6、同学们,丑小鸭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假如你是小丑鸭的好朋友,在它希望被美丽的天鹅弄死之前,你最想和它说什么?(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 )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我”回家看到什么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何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11、“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4 分)

12.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 分)

13.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一)读卞之琳的《断章》,谈谈你有何体会?(4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