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根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农村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根源及对策

作者:何 裕 王思屹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9期

【摘 要】 由于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导致村民素质不高以及个体经营的独立和分散性,村民间联络意识淡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受功利影响较大。因而,当前在部分农村,农民对村民选举热情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由此,必须加快法制建设,完善选举程序,确保程序公正;要加快经济发展,激发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参选率,提高选举质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词】 农村;村民选举;政治冷漠;对策

村民选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推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是农村村民自治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村民自治有了比较正式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但在选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指的是公民对政治运动和政治问题冷淡而不关心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对政治参与疏远和逃避”)。[1]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其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具体表现 1、选举中村民缺乏参与热情,参与率不高

中国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和生活几乎是孤立、分散的,他们只关心农业生产,对农村公共事务无热情。据相关资料显示:“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四川、湖南等省的参选率在90%以上”。[2]但这与政府宣传动员和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有关,实际上村民选举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政治冷漠现象。 2、村民选举中组织化程度低,随意性突出

组织是“人们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或单位所采取的社会生活方式”。[3]这就要求是一个自觉参与过程,因此可以将“组织化”理解为人们结成组织、参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全过程,衡量“组织化”的尺度很多,但是“组织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质量、组织活动开展的频度和效果、成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和期望值、组织在处理共同利益与成员利益上的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4]所以,衡量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