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多维向度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作者:赵海洋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 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是中国 人民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胜利的伟大旗帜,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对人类进 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升华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N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0)01-0013-04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ZHAO Hai-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 eristics is th e splendid
parag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con cret realities of China, a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in the Chinization of Mar xism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Maxism's development. B esides, it is the great banner for Chinese people to win the victory of the soci alist modernization. Since it has greatly advanced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it is bound to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ause of human progress. An in -d 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 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sublimate our scien 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 ristics.
Key word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stori cal status; guiding significance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和理论 界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渊源、科学内涵、主体内容、历史地位等方 面进行了研究与阐释,可谓硕果累累。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底具有怎样的历 史地位,却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去理解,有的从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的角度去理解,有的从理论意义角度去理解,有的从实践意义角度去理解,有的从以 上几方面中的或二方面或三方面去理解。本文则力求从多视角、多层面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向度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与当代中国一切发展 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 探索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直接的思想渊源,但未 能在理论上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而没有形 成完整系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 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主题是“中国革命”,主要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中国的民主革命 、怎样进行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的问题。
第二次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 国共产党人承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 竟事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解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以邓小平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第一次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 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 造性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作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的理论主题是 “中国建设”,主要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 成了系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但又是形成 于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理论主题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产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向度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经历了三 次重大变化,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三次历 史性飞跃。
(一)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理形成和发展阶段。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急剧变化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回答陷入经济、 政治和社会发展困境的资本主义究竟应向何处去的问题,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恩格 斯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深入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 而论证了“两个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这时马克 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是论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 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资本主义开始了以自由竞争特征的资本主义向以垄断为特征 的资本主义的过渡。列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分析俄国实际,作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 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 利,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言变为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在十月革 命的影响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进 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阶段,马克思 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回答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
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转变
为以建设实践、改革实 践的阶段。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 期,资本主义开始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