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一、公司内部原因

(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在新加坡分行,李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李森在关西大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

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3)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

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4)管理层不执行银行期货交易的内部规定。

对海外银行投入其本金超过25%的限额规定。无视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提示,续继维持“88888”号账户所需资金的注入。 (5)交易员权力过于集中。

里森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 (6)混淆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

如果代客户交易,公司会向客户收取一定的佣金或交易费。比如说大家熟悉的

股票交易一样,公司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交易,当然有时也提供一些建议。但是如果混淆了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则不便于管理,对风险无法进行辨识,最终导致控制的失败。

(7)奖金结构忽视企业风险系数。

奖金与基本年薪的比例失衡且忽视对风险的考虑,就会使员工为获得高额奖金不恰当地增加公司的风险。贪婪,是每个人的自私本性,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以获得高比例的奖金,是管理层制定奖金构成一个严重的错误。

银行家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一,巴林银行倒闭的启示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1995年国际金融界的爆炸性新闻,尽管时间已过去十多年,但巴林事件所折射出的银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个人的越权行为所致,实际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出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

二,根据该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以下经验教训:

1、游戏者制定游戏规则,必将失去约束其自身行为的作用。如里森的总经理及多权合一。

2、对超水平的业绩保持警惕。监督者(包括内审人员)对卓越成就,特别是当超过平均水平的业绩被认可和广泛宣传时,更应保高度持警惕。

3、不注意风险变化,通常会使组织受到舞弊行为的破坏。对交易所的提示没有认真分析与总结。

4、宁可接受检查与权利制衡,以免留下舞弊的空子。特别是期货、金融股指等有业务。

5、有利益之间的组织之间不能共享有关信息,如不同区类似部门之间等。但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的情度上又有利于发现舞弊行为。

6、对风险提示、举报、内部审计所提的管理建议,将是一个红旗标志区。应定时进行风险分析,按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并高风险地带进行及时严格的评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