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整理
4.1 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多组分样品能否完全分离,主要决定于色谱柱的效能和选择性,色谱柱又可分为填充柱和空心毛细管柱。毛细管柱一般内径为0.1~0.5mm,长30~300m,空心管壁涂有固定液,主要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析。其分离效能高,但柱容量较低。
4.2 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各适合哪类物质的分析?
气相色谱检测器按其原理不同可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两大类:浓度型检测器的响应信号由进入检测器的组分浓度所决定,如热导池、电子捕获检测器等;而质量型检测器的响应信号则上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所决定,如氢焰、火焰光度检测器等等。
(1) 热导池检测器(TCD)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通用型检测器,它的结构简单,灵敏度
适宜,稳定性较好,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
(2)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大多数有机物有很高的灵敏度,结构简单、响应快、稳
定性好,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器之一。
(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一种高灵敏度的选择性检测器,它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
质(如含卤素,S,P,N,O的化合物)有响应,电负性越强,灵敏度越高,响应信号与进入检测器的电负性物质浓度有关,ECD是浓度型检测器。
(4)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对硫、磷化合物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亦称硫
磷检测器。
4.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不能检测哪些物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无机气体、水、四氯化碳等含氢少或不含氢的物质灵敏度低或不响应。
4.4 可作为固定液使用的化合物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化合物极性是如何规定的?
固定液通常是高沸点、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固定液使用的物质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 挥发性小,在操作温度下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免在长时间的载气流动下造成固定液流失。
(2)热稳定性好,在工作温度下不发生分解,故每种固定液应给出最高使用温度。 (3)熔点不能太高,在室温下不一定为液体,但在使用温度下一定呈液体状态,以保持试样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故每种固定液也需要给出最低使用温度。
(4)对试样中的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具有高的选择性。 (5)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测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
(6)有合适溶剂溶解,使固定液能均匀涂敷在担体表面,形成液膜。
色谱固定液的极性,通常采用相对极性(P)来表示。规定非极性固定相角鲨烷(异三十烷)的相对极性为零,强极性固定相β,β’—氧二丙睛的相对极性为100。其他固定液的相对极性(0-100之间)采用一对物质(如苯与环己烷)由实验确定。 4.5 气相色谱固定液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判断化合物的出峰顺序?
答:对于固定液的选择,要根据其相对极性,根据试样的性质,按照“相似相溶”的原则来选择,通常固定液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 分离非极性组分时,通常选用非极性固定相。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低沸点组分
先出峰。
(2) 分离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各组分按极性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极性
小的先出峰。
WORD格式
专业整理
(3)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非极
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
(4) 醇、胺、水等强极性和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的分离,通常选择极性或氢键性的固定
液。
(5) 组成复杂、较难分离的试样,通常使用特殊固定液,或混合固定相,出峰顺序需要
实验确定。
4.6 分离温度与组分保留时间有什么关系?温度升高,色谱峰形将发生什么改变?
分离温度直接影响分离度和组分的保留时间。首先应使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和最低使用温度(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范围之内。温度升高,被测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增加,K变小,tR缩短,色谱峰变窄变高,分离度增加;但对于低沸点组份峰易产生重叠,使分离度下降。 4.7 降低载气流速,分离度是否一定增加?
答:不一定。增加柱效是提高分离度的一个直接有效手段,一般来说降低载气流速,可以使柱效提高;但降低载气流速又会使色谱峰变宽,使分离度下降。因此要看色谱峰型来改变条件。最终目的是达到分离好,出峰时间快。
4.8 毛细管色谱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
答:毛细管柱的特点是: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适合于分析十分复杂的试样。 毛细管色谱柱为开管柱,它采用交联技术使固定液附着于管内壁,使固定液分子相互交联起来,形成一层不流动、不被溶解的薄膜。由于毛细管色谱柱内不存在填充物,气流可以直接通过,所以柱阻力很小,柱长可以大大增加,一般为20-100m。由于没有填充物,气流是单途径的,不存在涡流扩散;分析速度较快,纵向扩散较小;而柱内径很细(0.2-0.5 mm),固定液涂层又较薄,传质阻力也大为减小,因而柱效能很高。
4.9 为什么毛细管色谱多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而不使用热导检测器?
毛细管色谱由于毛细管内径很小,柱容量很小,允许的进样量小。这可以通过采用分流技术来解决。而且毛细管柱后流出的试样组分量少、流速慢,易产生扩散而影响分离效果,在毛细管色谱柱中采取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尾吹技术,即用气流将柱后流出物快速吹至检测器。因此毛细管色谱需要高灵敏度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响应迅速,线性范围宽,对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检出限可达10-9mg/s。因此毛细管色谱通常采用高灵敏的氢焰检测器,而不使用热导检测器。
5.1 现代高效液相色谱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是高压、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适用于高沸点、热不稳定及生化试样的分析。
(1)高压: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体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其工作压力范围为150~350×105 Pa。
(2)高速。高效液相色谱由于釆用了高压,流动相流速快,因而所需的分析时间较经典的柱色谱少得多。
(3)高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柱效能约可达3万塔板/米以上,气相色谱的柱效能只有约2 000塔板/米。
(4)高灵敏度。由于采用了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最小检测量可达10 g,甚至10 g。而所
WORD格式
-9
-11
专业整理
需试样量很少,微升数量级的试样就可以进行全分析。
(5)可用于高沸点的、不能气化的、热不稳定的以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分析。一般来说,沸点在450℃以下,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50的有机物可用气相色谱分析,但这些物质只占有机物总数的15%~20%,而其余的80%~85%,原则上都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5.2 为什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的柱压比较高?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体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其工作压力范围为150~350×105 Pa。 5.3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用哪些检测器?各有什么特点?哪些适合梯度淋洗?
答:高效液相色谱要求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响应快、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应用范围广等特性。目前应用较广的有紫外光度检测器,差示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数种。
(1)紫外光度检测器:紫外光度检测器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待测组分在流出色谱柱后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大小,待测组分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遵从比尔定律。 这种检测器的灵敏度很高,其最小检测浓度可达10g·mL。对温度和流速都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提,结构也较简单。其缺点是不适用于对紫外光完全不吸收的试样,也不能使用对紫外光不透过的溶剂如苯等。
(2)荧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是利用许多物质在受到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荧光的性质而制成的检测器。被测物受强激发光照射后,辐射出比紫外光波长更长的荧光,荧光强度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通过荧光检测器采用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检测出来。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一般要比紫外光度检测器高2个数量级,选择性也好.但其线性范围较差。 (3)差示折光检测器:差示折光检测器是利用连续测定工作池中试液折射率的变化,来测定试液浓度的检测器。溶有被测组分的载液和单纯载液之间折射率之差,和被侧组分在试液中的浓度直接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折射率的改变,测定被测组分。 5.4 用甲苯为流动相时,不能使用哪种检测器?
用甲苯为流动相时,由于甲苯有紫外吸收,不能使紫外光透过,不能使用UV检测器。
5.5 哪种液相色谱检测器可获得三维不停留扫描谱图?原理是什么?
紫外阵列检测器中的光电二极管阵列,可由多达1024个二极管组成,各接受一定波长的光谱。由光源发射的光通过测量池时被组分吸收,包含了组分对各波长吸收的信息,分光后投射到二极管阵列上,因而不需要停流扫描即可获得色谱流出物各个瞬间的动态光谱吸收图。结合了计算机处理技术,可获得组分的三维色谱-光谱图。
5.6 对比填充柱气相色谱、毛细管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速率方程中三项的变化。
速率方程(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H = A + B/u + c·u它说明了影响柱效能的几个因素,它们包括:(1)涡流扩散项(A);2)分子扩散项(B/u);(3)传质阻力项(C · u)。
(2)充柱气相色谱:由于影响柱效能的因素彼此以相反的效果存在着,如流速加大,分子扩散项的影响减小,传质阻力项的影响增大;温度升高,有利于传质,但又加剧了分子扩散的影响等等。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这些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色谱分离操作条件,才能提高柱效能。 (2)气相色谱:当采用毛细管作为气相色谱分离柱时,柱内不装填料,空心柱(管径0.2mm)阻力小,长度可达百米的毛细管柱。载气气流以单途径通过柱子,消除了组分在柱中的涡流
WORD格式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