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 西南大学网教[0948]《网络文化与伦理》
新版作业及参考答案
1、下列属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是( B )。
玩网络游戏 用木马盗取别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 下载音乐和电影
2、( B )原则既是对网络主体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人权基础的网络伦理规约原则。 诚信原则 不伤害原则 互利原则 发展原则
3、网恋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聊天工具等进行沟通、互动进而相恋的一种新型的恋爱方式,恋爱双方应( B )。
对人虚情假意 对人真诚 隐藏自己的身份等信息 行为失范
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是( B )。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网络社区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
5、 下列各项不能为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提供伦理基础的是( B )。 劳动价值理论 道德虚无主义 财产权理论 功利主义理论
6、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因此,我们应( A )。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 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 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 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
7、关于网络文化“霸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网络文化“霸权”是指技术强势者通过网络传播手段在文化领域对技术弱势者进行的控制
和支配\网络文化“霸权”具有广发性、渗透性、隐蔽性和强制性\网络文化“霸权”带来诸多伦理问题,应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霸权”有利于网络文化的传播,应给予大力支持\
8、下列哪些举措可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 B ) ①完善并严格执行网络法律法规 ②加强网络媒体的内部管理 ③发布虚假广告,误导公众 ④增强网民道德自律,提高传媒素养
A、\①②③\、\①②④\、 \①③④\、\②③④\
9、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网络规范指网络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网络规范具有普遍性\网络规范具有一致认同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规范已经形成\
10、以下关于知识产权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D )。 \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独特性\
11、关于网络隐私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网络隐私权由隐私权的概念衍生而出,本质上即人格权 与公民隐私权相关的法律文件可完全适用于网络社会 我国较多地从法律角度而非伦理角度研究网络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包含网络信息资料、网络生活安宁以及网络领域不受侵害三个部分
12、网络诈骗者向公众群发短信,然后利用打折等优惠措施或是通过发送大量声称来自于银行的诈骗信息,企图诱导消费者登录虚假网站以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该网络诈骗形式是( C )。
虚假机会诈骗 网络拍卖诈骗 “网络钓鱼”诈骗 信用卡诈骗
13、以下关于网恋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D )。
充满神秘性,缺乏浪漫性 具有隐匿性,而无公开性 仅限于精神层面,缺乏物质基础 虚
拟性与现实性相互交替
14、近年,网络犯罪亦呈现出犯罪率增长迅速、犯罪方式多样、侵犯领域广泛与犯罪手段隐蔽等态势,保护网络安全迫在眉睫。关于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网络法制意识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 网络犯罪行为尚不构成威胁,可顺其自然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
15、根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