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C.80年代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 )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P50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A.知识的学习(1) B.动作技能的学习(2) (3)智慧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 )P61

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 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 A )P92 ..A.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托尔曼 ) A.魏特海墨 B.加涅 C.托尔曼 D.苛勒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B )P125 ...

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5、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

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 C.自我中心 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

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B )P138 A.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 B. 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C.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 D. 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

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C)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1/21

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的是( B )P216 ...A.动作定向训练 B.动作认知训练 (动作技巧训练) C.动作模仿训练 D.动作整合训练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P198 ...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 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

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 A.感知错误 )P250 ...A.感知错误 B.活跃的想象 C.受经验局限 D.错误的推理 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D )P237

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

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A. 前科学概念是错误的

B. 前科学概念对掌握科学概念有重大影响 C. 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是对立的

D. 前科学概念对科学概念掌握只起消极作用

17.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 C )P280 A.访谈法 B.对偶故事法 C.道德两难故事 D.观察法 18.在下列选项中,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D ) P284 ..A.依恋 B.移情(或同情) C. 羞耻感 D.惊恐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创造性判别标准的是( ) ...A.是否新颖 B.是否独特

C. 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D. 是否能体验到自我实现 20.导学是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模式( D )P367 A.信息加工 B.社会交往 C.个人发展 D.行为训练 1.呈现模式 2.行动模式 3.探究模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学习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的实验研究提出的。研究者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应难于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22.相对评价:P396 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23.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P314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B )。P21 ... A.测量与描述 B.理论与实践 C.预测与控制 D.理解和说明 2.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伯尔三类意义学习的是( B )。

A.信号学习、连锁学习和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D.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问题解决 3.发展性教学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皮亚杰 B.詹姆士 C.考夫卡 D.维果茨基 4.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C.强化 )。

2/21

A.动机 B.练习 C.强化 D.及时反馈 5.下列选项中对学习理论产生时期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69 ...

(1)主要研究的是动物的学习过程,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2)学习研究均是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条件下进行的;

(3)其解释的都是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尚不能恰当地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对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不尽如人意。

A.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B.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C.均是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 D.只能解释直接经验的学习 6.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二大类( B )。P95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B.缺失需要和高级需要 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D.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7.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对操作学习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分类的学习是( A )。P116

A.形成性操作学习 B.示范性操作学习 C.指导性操作学习 D.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 1.探究性操作学习;2.形成性操作学习;3.强化性操作学习;4.模仿性操作学习;5.创造性操作学习 8.关于操作和学习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D )。P117

A.操作中有学习 B.学习中有操作 C.操作和学习是二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D.操作本身不是一种学习 9.在长期幼教实践基础上,我国习惯于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二类,它们是( C )。P186 A.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B.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 C.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D.表演游戏与音乐游戏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D )。

A.说话 B.眨眼 C.婴儿吸吮动作 D.膝跳反射 11.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是( C )。P199

A.教师的讲解 B.教师的示范 C.练习和反馈 D.教师的鼓励 12.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是( DP239 )。1.联结理论 2假设理论 A.认知理论 B.原型理论 C.中介理论 D.联结理论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原则的是(A.生活随时性原则 )。P2751.综合性渗透性原则,2.生活随时性原则;3.实践参考性原则;4.适宜发展性原则

A.生活随时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体社会化内部动因的是( D )。P262 ... A.观察学习 B.认知加工 C.自我强化 (4社会学习) D.尝试错误 15.提出创造过程“三境界说”的我国著名学者是( B )。P304

A.梁启超 B.王国维 C.章太炎 D.陈寅恪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是( B )。P356 ... A.递进式 B.平行式(网络式) C.放射式 D.立体式 17.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连续体中,下列选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训练和练习、演绎性讲解、指导性学习和即兴发现 B.归纳性讲解、指导性学习、训练和练习和即兴发现

C.指导性学习、归纳性讲解、训练和练习和自由探索式发现 D.演绎性讲解、训练和练习、指导性学习和自由式探索发现

18.个人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成绩适当等级的评价属于( C.个人内评价 )。P397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人内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9.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分为外显行为要素和内隐心理要素。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显行为要素的是( C P417 )。

外显行为要素:1. 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 2.内隐心理要素:1.场景界定,2.角色认知;3.行为期待

A.场景界定 B.角色认知 C.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 D.行为期待

20.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教养的四种类型是通过二个维度二二组合而获得的。其中纵容的教养类型的组合是

( B )。P462

A.温暖、接纳和过度限制、要求 B.温暖、接纳和放纵、不要求 C.敌意、拒绝和过度限制、要求 D.敌意、拒绝和放纵、不要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3/2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