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分析作业1忙碌的生产部长 问题:
1.王雷和张立分别是这家企业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
2.关于锁装配不善问题,公司总经理应该首先负责成谁负起最终责任?这根据的是什么原则?
3.王雷向总经理汇报说他这星期做了几件重要的工作,请在下列空格里依次写下这些工作所体现的活动或职能性质。
4.依据王雷所提供的资料分析,金星公司上半年的盈利情况怎样?如果按照王雷的方案对生产活动进行调整,下半年的盈利将会怎样?
答:1,王雷是中层管理人员,张立是基础管理人员。2,应该是生产部长负起最终责任,依据的是责任的不可下授原则。3,A.计划 B.领导 C.组织 D.非管理工作 E.组织 F.领导4,上半年有微利,下半年利润将增加到900万元。
新东方学校的战略选择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02:05参考答案,欢迎讨论 问:1.为新东方未来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战略建议。
2.针对日益强劲的竞争对手,新东方应该采取哪些竞争战略?
答:1,a.定位英语培训,在全国进行地域扩张 b.把英语培训的品牌延伸到整个培训行业 c.发展远程教育 d.通过培训带动学历教育,成为民办大学。
(或者这个:a.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由全国化向国际化转变。b.通过上市或选取一些有实力的伙伴进行品牌输出的合作或进行战略联盟,这样可以吸收资金,减少风险,如可以跟ETS进行战略联盟,不仅可解决知识产权的问题,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c.发展特色,注重核心。新东方的特色与核心是英语的教育,现在全国对英语的教育甚求较广。所以首先作好英语。然后发展其他。慢慢做大做广。d.进行教育投资,搞一些暑期培训。)
2, a.用新兴技术来创造规模经济,标准化市场需求。新东方进行地域扩张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控制产品质量。培训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产品,在原材料和工艺既定的条件下,传统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大致相同的。新东方的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学质量的好坏。虽然新东方有一套给老师评分的质量控制系统,但是很多学员是冲着某一位特定的老师来听课的。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教育的信息化,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把一个老师的录音制作成标准的多媒体课程,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听课的进度和难度。这样做可以同时满足学员对老师的要求和学校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华尔街培训学院的成功也证明了教育的信息化是学员乐于接受的。
b.拓展营销手段。到目前为止,新东方学校的市场宣传主要是口碑宣传和传单宣传,在北京的各个高校宣传栏和马路旁的宣传栏上、甚至电线杆上,都可以找到新东方的单页传单。各个高校中流传着新东方的故事和笑话。还有在各地高校进行的校长巡回演讲。新东方没有做过品牌宣传,不太重视市场活动。在这方面,新东方应该向“华尔街英语”等竞争对手学习,进行系统的市场宣传活动。
(或者这个:A--多元化战略:有同心多元化和混合多元化两种具体战略。新东方在发展英语培训业务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增设了很多细分市场,如出国留学考试培训,英语证书考试培训,少儿英语培训等,这些都是与英语培训相关的,属于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而针对IT,会计师,律师等方面的综合业务培训又是和英语培训相区别的,属于混合多元发展战略。
B--加强型战略:a--市场渗透:指企业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
上的市场份额。新东方很聪明的运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加强渗透,不断拓展新的营销手段。其市场宣传主要是口碑宣传和传单宣传,这应该是从其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考虑的,虽然范围还是很小却抓住了其他竞争对手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是很有头脑的,但还是要适改变一下宣传手段不能太局限。而且注意保持这种培养优势,巩固口碑!
b--市场开发:指企业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新东方在高速发展阶段注意到要要想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就必须跨地区发展,于是就在全国范围内尝试建分校,这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和回报,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打的更响,收益更多。而面对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新东方也毫不手软毫不犹豫的投身远程教育领域,与联想的品牌输出合作使其如虎添翼。
c--产品开发:指企业通过改进或改变产品或服务来提高销售。新对方不断进行业务扩展,紧跟时代脚步的创新之举正是为了提高其销售,保持其魅力的。 )
管理案例分析作业2
乔森家具公司的五年目标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00:05参考答案,欢迎讨论 思考题:
1.你认为约翰董事长为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合理吗?为什么?你能否从本案例中概括出制定目标需注意那些基本要求?
2.约翰董事长的目标制定体现了何种决策和领导方式?其利弊如何?
3.假如你是托马斯,如果董事长在听取了你的意见后同意重新考虑公司目标的制定,并责成你提出更合理的公司发展目标,你将怎么做?
答:1,这些目标并非从公司发展和市场的实际出发制定的,而是出于某种目的的,但又很难说不合理,只要看他的战略意图,如果他是为了卖掉公司,这个目标的短期实现是有利于这个战略目的的。但如果说是为了企业的长期经营目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必然要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的经营业绩。(或者这个:我认为不合理,表现的太过急功近利。没有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市场,对公司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他应该找个策划来帮忙宣传,而不是提高营业额。)(或者这个:约翰董事长制定的目标过于主观,缺乏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分析,是不合理的。他制定目标时没有进行前期调研,也没有和其他中高层人员进行协商,而是自己拿注意就把目标定了下来,所以副总经理和大部分与会者都不太满意这个目标。)目标制定时,首先要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公司战略的分解,然后做公司内外部的调研,最后根据综合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做目标的制定和分解,保证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并且,在目标宣贯时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可,以保证大家能够同心协力的为实现目标努力,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总的来说,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两点,一是保证目标的合理性,二是保证目标执行的顺畅性,即保证目标被大部分人接受并执行。 2,约翰董事长的目标制定是一种战略决策,个体决策;体现了集权型的领导方式。约翰董事长的目标决定了做什么,但没有交代怎么样做,所以目标实行起来有难度,虽然个体决策带来了高效率,但没有经过大家讨论,目标的认同程度较低;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并不容易让下属们接受,但是在下决策的时候更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3,第一项目标——既然容易实现,不妨给自己一些挑战。用更合理的方式让这个市场做大、做稳。
第二项目标——在这领域的市场上,公司既然不如竞争对手,加强产品设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等都应该有投入,要和老板说清楚。
第三项目标——削减费用要从多个方面,不是说花钱的同时就不能省钱,可以使技术上的压缩成本也可以是管理上的压缩成本。
第四项目标——加强培训给予深造机会或支撑深造的制度,改变管理方式和细化相应的制度对降低补缺职工人数更有效。
第五项目标——生产线尚未建成,就定具体年目标,实在是不切实际,应当做足充分的调研再下目标。 (或者这个:首先要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公司战略的分解,然后做公司内外部的调研,最后根据综合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做目标的制定,保证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并且,在目标宣贯时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可,以保证大家能够同心协力的为实现目标努力,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案例分析作业3
乐百氏的组织结构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01:08参考答案,欢迎讨论 1、乐百氏的早期组织结构为什么是有效的,而后来却不适应了? 答:早期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绝大多数刚成型的企业的首选,之所以在早期有效,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传递到企业基层,作为高层管理者也能够有效的监管。当企业的发展目标正确,高层决策无误的情况下,企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原来事必躬亲的高层管理者就必须抽身出来,把时间注重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战略决策。而这正是乐百氏的早期组织结构是有效的,而后来却不适应了的真实原因。
2.结合本案例,谈谈乐百氏组织结构变化的历程。
答:从1989年创业到2001年8月,乐百氏一直都采取的直线职能制,按产、供、销分成几大部门,再由全国各分公司负责销售;从2001年8月到2002年3月,实施了产品事业部制,这在乐百氏历史上虽然实施的时间很短,但为现在实施区域事业部制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平稳过渡。
3.组织结构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系吗?为什么?
答:组织结构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系。原因在于:组织结构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定直接决定了人们在工作中对与他人关系的处理心理与处理方式。组织结构也决定了人在组织系统的位置和定位,而这种位置和定位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自我的定位,包括责任的定位、利益的定位以及工作权限和方法的定位。
4.结合本案例讨论各种组织结构的适用性及特点?是否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组织结构? 答:案例可以看出来前期使用直线职能制,后面使用事业部制。 直线职能制以职衔制为基础,在行政领导下行驶相应的职能,在这种直线制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参谋机会。
事业部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相对一个独立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在公司领导下面设置各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独立性产品和市场,在市场上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属于分权式的管理结构。
5.你从组织机构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组织要想保持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环境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变化剧烈,有时变化缓慢。当环境变化到足以阻碍组织的发展时,组织就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后的环境。组织的变革除了正确地诊断问题与选择变革的方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