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培训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培训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

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

二 判断题

1、长期实践证明,消防工作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偶然性,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等很强的全方位系统工作。( × )

2、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为防创造条件,\防\为消提供补充。( × ) 3、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掌握了它的规律,就能扑救火灾。( ×) 4、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公安部门负责。( × )

5、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千家万户。( √ ) 6、凡是有人工作、生活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火灾。( √ )

7、只要人们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所有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 ) 8、搞好消防工作,不仅要用法律的手段,还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手段。( √ ) 三、选择题(四选一)

1、长期实践证明,消防工作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D),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

性等很强的全方位系统工作。 (A) 偶然性 (B) 突发性 (C) 必然性 (D) 经常性

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__B__的方针。 (A)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3、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__A__负责。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各主管单位 (C) 县以上人民政府 (D) 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第二章燃烧与火灾基本知识 二、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俗称\着火\。( √ )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

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

6、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

7、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 )

8、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 ) 9、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都称为火灾。( × )

1

10、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火灾划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种。( × ) 11、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 )

12、B类火灾是指可燃液体、油脂以及可熔化固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 ) 13、C类火灾是指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 ) 14、D类火灾是指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 )

15、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l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

16、重大火灾是指造成l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

17、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

18、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

19、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20、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低部位传递到温度较高部位的过程。( × ) 21、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 )

22、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物质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 × )

23、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 ) 24、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 )

25、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 ) 26、窒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 )

27、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 ) 28、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 ) 29、爆炸是失去控制的燃烧。( × )

30、灭火必须同时破坏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 × )

31、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 32、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的冷却作用灭火。( √ )

33、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 34、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 35、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 36、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一定能够发生。( × )

37、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 ) 38、灭火的基本原理只有冷却、窒息和化学抑制。( × )

39、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 )

2

40、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 ) 41、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 )

42、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叫热传导。( × )

43、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称物理爆炸。( √ )

44、任何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都会发生爆炸。( × ) 45、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 (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 × )

4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 ) 4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引起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 )

48、燃烧产物是指燃烧后剩余的物质。( × ) 二、选择题(四选一)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A__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催化剂 (D) 稳定剂 2、根据燃烧的定义,__D__不是燃烧中的常见现象。

(A) 火焰 (B) 发光 (C) 发烟 (D) 爆炸 3、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__B__。 (A) 14% (B) 21% (C) 78% · (D) 87%

4、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_。 (A) 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 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 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 爆炸下限愈高,爆炸极限范围愈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5、粉尘爆炸具有多种危害,关于它的危害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B__。 (A)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B) 离起火点越近,破坏性越严重 (C) 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D) 能产生有毒气体

6、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A__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 有焰燃烧 (B) 表面燃烧 (C) 分解燃烧 (D) 蒸发燃烧 7、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A__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 直接燃烧 (B) 动力燃烧 (C) 沸溢燃烧 (D) 喷溅燃烧 8、下列燃烧产物中,__B__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 CO2 (B) CO (C) H2O (D) 灰分 9、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__C__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 毒害性 (B) 减光性 (C) 扩散性 (D) 恐怖性 10、按燃烧物的特性分,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__A__。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