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水平二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前滚翻教案

一、本课教材:1、技巧:前滚翻; 2、游戏:轻物投准

二、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结合“三要”、“四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册第六课。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

本课另一教材是轻物投准。这也是投掷教材的基本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正确挥臂姿势,屈肘向前,发展投掷能力。对学生进行投掷安全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设计如下: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学过程 运动负荷 运动时间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模仿动物走入场--→常规---→模仿动物游戏 中 小 中 2’ 1’30” 2’30” 电化教学法 、师生共习法 从实际出发原则、直观性原则 引发动机、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认真练习,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 主教材“前滚翻”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滚翻”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团身紧、滚动圆”。通过讲解、示范、模仿、多媒体教学,巩固方法,提高平衡、协调、灵敏性。 “轻物投准”在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通过游戏法、实践法、比赛法,掌握投掷轻物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体育优秀教案 水平二

教材1、前滚翻; 2、投掷:轻物投准 内容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模仿前滚翻和投掷轻物的基本方法。使95%左右的学生初教学步学会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和多种轻物投准的基本方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目标 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模仿和游戏练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活泼、上进、刻苦、善思、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次强小目标及要求 “团身似8-9 中 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 教法 数 度 5-7 中 一、前滚翻 基本(为学生提供创新空双圆形队形 双圆形队形 一、前后滚动: 1、复习; 2、2人一组自练; 3、“你做我学,我做你评价”。 二、前滚翻 间和时间) 部分 动作要领儿歌: 31’ 两手前撑垫前蹲, 低头团身向前滚, 球” 重点:低头团5-7 大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像球滚过稳站起, 动作要领牢记心。 保护与帮助: 单跪垫旁,一手扶背,一手托殿。 思想教育儿歌: 两人一组齐练习, 互相帮助增友谊, 运动安全请注意, 为国锻炼从我起。 二、课中舞: 《小白船》 三、多种方法投准: 1)侧身投: 面对投准物 两脚要站稳 瞄准向前投 看谁办法多 2)正面抛投: 3)各种方法(自创)投准 4)评价:如何才能投得准? 谁投的方法又多双准?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一蹲二低三团身” 2)学生初步尝试,对比评价,纠正错误。 3)学生边练习边念儿歌(统一练习) 4)思想教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5)配乐自由练习,注意保护与帮助 6)短评 三《小白船》课中舞 师生同习 四、投掷: 1)示范、讲解启发学生思考 2)分组练习 3)发展个性,改变条件练习 4)激励评价,自选练习 1 小 身 5-6 中 兴趣高昂,积6 极主动 2-3 放松结束部分 放松舞蹈 3’ 双圆形队形逐渐向1、师生配乐练习 2、教师小结 小 活泼、体现民族气息 中心靠拢 3、收回器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